天合光能的天合课程
公司成立之初,在核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于6月1999 10顺利通过ISO9002认证,彰显了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同年,公司成立了天合光能R&D中心。
经过无数的艰辛和坚定的追求,公司团队终于在2000年8月成功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光伏建筑。天合光能与中国政府合作,参与编制了中国首个独立光伏系统的技术标准。为了宣传这一重要里程碑,天合光能于2000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首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与推广论坛。本次论坛展示了天合光能在发展中国市场和推动太阳能行业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
天合光能分别于2006年和2002年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太阳能技术与推广论坛。中国政府还选择天合光能作为参与“光明西部项目”的私营企业之一,这是一项向中国偏远地区输电的倡议。此后不久,天合光能于2003年在西藏安装了39座太阳能发电站。这一成功是天合光能团队五年多努力的成果,也表明天合光能向着高先生将太阳能光伏带到中国的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由此,天合光能在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影响力与日俱增。2004年,天合光能参与编写了中国首部可再生能源法,同年完成了“太阳能发电商业化”项目。此后,该公司继续加大在R&D的投资,并成立了常州太阳能光伏协会。2004年,高先生被任命为中国太阳能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并于2004年6月5438+2月获得常州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奖。此时,天合光能已经种下了成长为行业塑造者的基因。
此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国内还处于示范阶段,但在欧美国家已经迅速崛起。2004年秋,天合光能意识到,要抓住海外光伏发电的市场机遇,公司必须延伸和探索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在这一轮抢占市场先机的竞争中,天合光能快速有序,从终端产品——光伏组件入手,反方向向产业链上爬。2005年初,第一家光伏组件生产厂成立;2005年8月,第一批单晶硅棒上游扩产,5438年6月+10月硅棒厂全面投产;2006年2月开始制造硅片,年底硅片产量达到28MW。
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天合光能也开始在海外展开积极的品牌推广策略,并获得了第一批德国客户的青睐。天合光能很快与寻求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合作,其销售网络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欧洲和亚洲国家。
2006年,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天合光能获得了包括美东资本、好能源、美林等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注资。这些注资打开了天合光能国际化进程的大门,对产能提升和品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合光能于2008年6月5日至2006年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2007年6月成功引入资本。这些措施为公司继续实施扩产计划创造了条件,为产能的快速提升和原材料的采购提供了保障。同时,借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和国际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公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人才。如今,天合光能拥有一支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国际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并一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2008年2月,天合光能总部新办公楼在常州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建筑的外墙安装了精心集成的玻璃光伏组件,这不仅标志着天合光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光伏能源应用的典范。也就是在这一年,公司产能从2007年底的150MW增长到350MW,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2009年6月5438+10月,天合光能收到科技部批复文件,率先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命名为“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出货量首次达到1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5%;当年销售额654.38+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54.38+065.438+09.8%,成为全球光伏企业之一,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2011到2013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遭遇产能过剩和海外贸易壁垒,行业亏损。天合光能和国内其他光伏企业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天合光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品牌和国际化为三大支柱。天合光能通过专业合规的公司治理、审慎高效的财务管理和持续改进的运营管理,准确预测行业趋势,在合理平衡现有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布局中长期增长点。
即使在行业寒冬中,天合光能也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为公司在行业复苏期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1和2012两次刷新多晶组件输出功率世界纪录,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2013年3月,集高可靠性、长寿命、安装方便等优点于一身的双玻璃模组正式量产。
即使在行业寒冬中,天合光能也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加强公司在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领域的商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2013天合光能在甘肃武威建设50 MW电站并成功出售,是公司在国内出售的第一座大型电站。天合光能参与了该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销售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其承接大型下游项目的能力。
天合光能2013下半年恢复盈利,是中国光伏行业第一家摆脱困境,稳步复苏的公司。
经过多年的努力,天合光能的产品在业内赢得了优质高效的良好口碑。为了满足行业恢复期客户的需求,天合光能与江苏、湖北、新疆等地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通过并购、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推进行业整合。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上升到天合光能全球销售额的30%左右。2014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3.66 GW,全球第一。2015 1月,天合光能接手权威认证机构莱茵T?v授予2014“莱茵之星光伏组件奖”。天合光能在产品质量方面以“达到德国优秀公司水平”为目标,制定了天合光能ISO900+质量管理体系,即以ISO9000为基础,建立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公司发展、行业进步和客户需求。
2015年,计划产能为700MW光伏电池和500MW光伏组件的天合光能科技(泰国)有限公司在泰国罗勇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公司正在加快生产的全球布局。
在技术创新方面,2014年初,天合光能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研发了一款高效太阳能电池,第三方独立测试报告显示电池效率高达24.4%,是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IBC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同期天合光能的智能光伏产品Trinasmart不会?v颁发IEC 61215/61730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莱茵T?v认证的“智能组件”。在2014年期间,天合光能创造了7项晶体硅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世界纪录,其中晶体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4项,晶体硅组件功率世界纪录3项。截至2014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明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领域,天合光能在确保欧美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亚太、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尤其是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2013年末,天合光能与新疆吐鲁番地区行署签署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未来四年在新疆开发1000 MW地面光伏电站。2014年,天合光能连续获得智利大型电站36 MW和70 MW高效组件两笔重要订单,为公司在南美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5月,天合光能获得非洲最大屋顶项目1 MW组件订单;2014年9月和10月,公布了来自土耳其和厄瓜多尔的11.7 MW订单和来自泰国商用屋顶电站的7.8 MW订单。2065438+2005年4月,天合光能向日本最大的太阳能电站供应116 MW组件,这是公司在日本市场拓展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