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出口形势如何?
欧盟《传统药品法》已于今年4月30日发表生效,此法案是欧盟首次以法律的方式将符合相关条件的中成药物赋予药品的合法身份,对于我国中药制造企业及中成药物在欧盟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尽管中成药在该法案的过渡期内依然没有药品的身份,仍按现有形式销售,但为了尽早成功登陆欧洲,北京市的中成药制造、经营企业从法案生效时起便开始纷纷进入热身状态,加大出口量,积极做好市场开拓的准备工作。
据北京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份,北京市中成药出口欧盟8.6吨,货值3.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下降2.9%、40%;该法案实施半年来(5-10月)出口量值分别达到20.1吨、16.5万美元,分别增长59.7%、87.5%。由于5-10月的强力拉动,今年1-10月出口欧盟中成药分别增长33.9%、38.5%,超过北京市中成药出口量值整体增幅11.7和17.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欧盟《传统药品法》的出台,对于近期北京市中成药在欧盟国家销量的大幅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欧盟对中成药物的药品身份一经确认,将使得中成药在欧盟市场的价格大幅上升,这无疑激发了药品制造业进军欧洲市场的信心。
尽管北京市中成药向欧盟国家出口量在近期快速上涨,但是欧盟在北京市中成药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小。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北京市向全球出口中成药867吨,货值1636万美元,而欧盟国家仅占有其中3.3%和1.2%的份额。亚洲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637吨,增长6.3%,占到总量的74%。中成药欲走向欧洲,达到《传统药品法》规定的条件,依然困难重重:
第一,欧盟国家缺少中医药文化背景。欧盟国家不像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仅仅是由于到欧盟国家工作、学习的华人不断增多,才将中成药物的使用带到了欧洲。因此,中医药等传统医药在欧盟的发展基础薄弱。
第二,中成药当前难以普遍取得“合法”身份。受现代西方医学背景影响的限制,中成药生产厂家只有通过欧盟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准则)审查,其产品才能够在欧洲成功注册,获得药品的合法“身份”;否则,只能以保健品、食品或食品补充剂的方式出现。而对于北京市一些经营中成药出口贸易的中小厂家,当前欲通过欧盟GMP审查仍有不小的困难。因此,生产商更愿意选择出口制约因素较小的国家或地区作为主要出口对象。
第三,复方中成药物难以形成欧盟标准药检报告。多数中成药物为复方中药,其往往由十几种成分组合后,再经过“去毒、增效”炮制而成,如使用西药的科学试验对其中各种成分的功效加以量化并形成药检报告,几乎无法实现,这就使得复方中成药进军欧盟又添阻碍。
以北京市中成药出口大户同仁堂集团为例,尽管其也在大力研制简单中成药,但整体上仍以复方中成药出口为主。由于欧盟的药检制度,商家短期内很难将出口重心向欧盟转移,从而使得北京市对欧盟的中成药出口份额依然较小。
第四,国际竞争遏制中成药出口增长。中成药当前已遍布世界,西方国家在认识中成药疗效的同时,也看到了中成药物丰厚的利润。为此,国外一些制药企业已经开始投资研发中成药产品,并在国际上申请专利,给中国的中成药物研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进一步遏制了中成药的出口。
商报链接:
我国中药出口今年可达7亿美元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的消息,2004年以来我国中药出口高速增长,前三季度中药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同比增长18.23%,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据医保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介绍,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深加工、高附加值中药出口增长势头良好,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增速最快,出口额达1.62亿美元,同比增长35.91%,占中药出口总额的31.76%;中药材出口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77%;中成药出口9704万美元,同比增长6%。亚洲仍是我国中药出口的最大市场,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药出口分别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66.08%、14.56%和14.46%。对南美、非洲和大洋洲三大洲的出口只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4.9%。
从植物提取物出口形势分析,刘张林认为,世界植物药市场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和日本汉方药、韩国韩药市场增长及生产线前移,是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高速增长的两大主要原因。此外,我国对各个大洲的植物提取物出口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美国仍是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最大市场,1至9月,对美出口额达5036万美元,同比增长18.54%,占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总额的31.12%。我国对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的植物提取物出口增速都在40%以上。我国对非洲植物提取物出口的绝对值仍然较小,前9个月的出口额为137万美元,同比增长28.33%。对北美洲出口5197万美元,同比增长19.14%。
中成药出口表现仍然不是很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欧盟传统药注册指令的实施对我国中成药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至9月我国对欧洲出口中成药802万美元,同比下降13.34%。我国对其他市场的中成药出口则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亚洲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1至9月对亚洲出口额达7066万美元,同比增长3.95%,占我国中成药出口总额的72.82%。北美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1至9月对北美出口额为851万美元,同比增长11.71%。对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虽然出口绝对值都不大,但都出现了高速增长。
从国别和地区分析,由于香港地区“中药港”建设成效初显以及各方面因素拉动,我国对最大出口市场香港的中成药出口额增长较快,1至9月的出口额达3342万美元,同比增长3.02%。对日本的中成药出口位居第二,1至9月***对日出口1699万美元,同比增长1.41%。
中药材的出口形势较好,前9个月的出口总量达167574吨,同比增长3.28%;出口总额增长了13.77%;平均单价从每吨1400美元增长到每吨1500美元,增长了10.15%。亚洲仍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1至9月,对亚洲出口达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2%,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1.86%。其中,对香港地区的出口超过了日本,出口额达671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59.70%,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26.77%。对日本出口5823万美元,同比增长3.35%,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