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可以报税吗?

五一期间纳税申报的结算如下:

1.纳税申报期根据各税种的特点确定。每一个税种的纳税期限,因为征税对象和纳税环节的不同而不同。同一税种因纳税人经营状况不同、财务核算不同、应纳税额不同,也可分为按期纳税申报和按时纳税申报。

2.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期限是纳税人负有纳税义务的一定期间。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逐期办理纳税申报。遇国家法定节假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顺延。公共假日是指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和周末。

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报告期如下:

1、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3、5、10、15或1个月,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10、15或65435。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确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缴纳税款的,可以按时间缴纳税款。金融营业税报告期为1季度;

2.纳税期限在1个月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第一期纳税为1、3、5、10或15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1季度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

3.新办企业首次纳税申报的期限为税务登记完成后的次月。

综上所述,纳税申报期的最后一天为法定节假日,节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人收入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务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受雇或者受雇有关的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设计、装饰、安装、绘图、化验、检测、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塑、影视、录音录像、表演、演出、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等。

(三)稿酬所得,是指个人以图书、报纸、期刊形式发表其作品取得的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商标、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权以及其他特许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使用权的收入不包括稿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