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中的黄药成分是什么?
黄原酸盐最早由蔡司在1815合成。因其颜色为黄色,故称黄原酸盐,源于希腊语,意为黄色。通式中Me为钠或钾,部分制成铵盐,R为烷基、烷芳基、环烷基、烷氧基等。大小不一。常用的有乙基黄药、丁基黄药、异丙基黄药、异丁基黄药、戊基黄药、己基黄药等。学名烷基黄原酸酯或烷基二硫代碳酸酯,被认为是碳酸中两个氧被硫取代的衍生物。黄药在橡胶工业中广泛用作硫化促进剂,在分析化学中用作铜、镍等金属离子的沉淀剂和比色剂,在冶金工业中用作从溶液中沉淀钴、镍的试剂,纤维素黄酸钠用作人造纤维。一般认为黄药作为捕收剂在浮选中的应用始于1924,凯勒的专利在美国注册。在1929中,Foster发表了一种制造黄药及其有机硫代碳酸酯的方法。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硫化矿捕收剂。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用于浮选的各种黄药有几万到近十万吨。常用的黄药从基本成分来说有十多种,商品品牌也比较多。黄药的分子结构与浮选性能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黄药分子中碳链越长,其捕收能力越强,即随醇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带支链的同分异构体比直链有更强的捕收作用。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