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专利代理机构工作过?这份工作怎么样?有前途吗?谢谢大家的回答!

我做过,喜欢就享受,有些人不喜欢。看个人兴趣了。这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工作,属于非专利代理人。因为认真代理一个专利申请和不认真代理一个专利申请,可以获得相同的代理费。

在一个专利权很难得到法律保护的国家,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决定了发明人的命运。但是现在的专利局写作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就是将发明内容的文字直接粘贴到权利要求中,或者权利要求中包含很多不必要的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没有抓住最本质的技术特征。这些专利的保护范围极其狭窄,别人稍加改动就可以规避索赔。我不是在诋毁专利局,但这是事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否举出专利法实施24年以来的一个具体案例,证明事务所给专利权人写了专利权利要求书,让专利权人在全国法院的专利侵权诉讼中百战百胜?

为什么专利局写不好专利?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原因。你每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政府就资助你3000元。就算这些钱都给了代理商,扣除事务所划出的昂贵的办公室租金,他手里能拿到多少?由此可以推断出代理人在每一个专利申请中可以投入多少个工作日。许多公司不得不在写作质量上“偷工减料”,以适应竞争的需要。谁写的专利质量最差,谁赚的钱最多。这种不合理的收费制度决定了代理人写不好专利,发明人成了冤大头。中国的专利写作质量差,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大多数申请人并不了解权利要求书的重要性,他们都乐于获得专利证书。难道不知道专利权利要求质量差,专利证书就相当于一张废纸?认真撰写一份专利申请文件的工作量往往是马虎工作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为专利权很难受到法律保护,长此以往,后果就是发明人普遍有一个误区,认为专利权必须申请很多专利才能受到法律保护,让侵权人无法轻易绕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知道专利太多,年费太多要交吗?过多的年费抬高了产品的专利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中国国情,应该是市场第一,专利第二。以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代价来寻求专利保护是不明智的。另外,申请人在申请中普遍守口如瓶,大家都把专利申请当成免费广告。

其实我曾经是一个专利局的受害者(你可以从网上找到三个专利申请,但实际上我申请了四个专利,另一个专利是在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也就是1,85的第一天申请的,发明名称:一个可以超车的无轨电车电杆。因为项目涉及垄断企业,很难获得经济利益,所以我后来放弃了申请程序),但是因为专利代理人写权利要求书写得很臭,耽误了我一辈子。不然九阳的豆浆机绝对不会称霸今天的市场。

你可能会问,既然我声称申请文件写得很好,那我为什么还要请代理呢?说来话长,这一切都发生在1986年,当时专利申请数量太大,北京专利局无法审查。因此,在上海市中山南二路设立了专利局上海分院,华东地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全部交由上海分院审查。分行要求所有非职务发明人委托专利代理人撰写申请文件。我已经提交了豆浆机的专利申请。但是上海分公司的审查员很霸道,仍然让我办理聘请专利代理人的手续,让代理人有机可乘,把我写得很好的专利权利要求修改得乱七八糟。以上事实,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发明专利,85年6月20日申请,申请号85104884。发明名称“自动气门芯”的权利要求得到确认。一天一天来。就是以我现在的专利水平来判断这个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文笔质量非常优秀。

血的教训告诉我,发明者要想寻求法律保护,必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好的专利权利要求书。就像《国际歌》唱的,从来没有救世主,靠自己和经纪人都不靠谱。尤其是涉及形状或结构的主张,写作难度极大,需要写作者付出超常的时间和努力,纯盈利的事务所是不可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