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吟南京大学副教授
65438-0978进入南京大学,88年获得博士学位,96年受聘为副教授。1995年前主要研究花岗岩成矿理论,1995年后主要从事非金属矿物材料和环境矿物修复材料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教学情境
为研究生开设环境矿物学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环境矿物材料工程等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非金属矿物材料和环境修复矿物材料的研究,包括凹凸棒石的吸附、催化和胶体性质,沸石矿物应用的基础研究,蒙脱石的吸附和胶体性质及应用,绢云母的工业应用,电气石环境修复的基本性能。
主要科研成果
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批准:
专利申请号(97207145.8)1997.2
专利申请号为(99114444.9)1999.12。
获得两项部级奖项:
1997《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获得者)。
2001锡及稀有金属花岗岩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获得者)。
代表性文章和论文
江西宜春钽铌锂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1995,经济地质,90卷,577-585
华南多期花岗岩演化与钽铌成矿作用,1993,东南亚地球科学学报,第8卷(1-4),321-328
钛凹凸棒土催化剂对臭氧氧化降解染料废水的影响,2003,硅酸盐学报,第31卷,第1期,66-69页。
饮用水除氟矿化新材料,2001,岩石矿物学杂志,第20卷,第4期,536-538。
锌粘土催化剂对染料废水O3氧化降解的影响,2000,中国高校地质学报,第6卷,第2期,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