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太极文化。
徐怀庆的太极研究笔记
道教、儒教和佛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传统文化,但它们的根源是三教合一、同宗同源。所以中国文化的根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佛教显然是从国外引进嫁接过来的。在道家和儒家的基础上,有易学。易学之初是伏羲太极卦,其本意和核心是太极文化。所以,显而易见,也不难理解,几个皇帝,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伏羲之后的各个领域的文化,都有太极文化的基因、脉络和印记。所以,中国文化的根、源、脉,就是太极文化,要有据可查,有史实依据,不容置疑,尽人皆知。
太极文化对现代人来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得益于近30年文化的大开放和太极拳的异军突起。但拳手必然以武为道,以武为目的,属于武术范畴。打着文化的旗号很容易,但必然是他们力所不及的。由此对太极文化的认知也是不伦不类,可谓五花八门,百花齐放,确实有点与众不同。
在此,我们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太极文化健康发展的初衷,探讨并厘清太极文化四不像的根源。
一个?太极文化不像拳击。
太极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傅的《八卦图》阐释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太极观。后人丰富和完善了太极易学、太极道学、太极理学以及现代科学对太极的揭示。太极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八千年一脉相承。正如古人所说:万物皆阿泰之气,千古皆阿泰之气。
按理说,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产物,或者说是太极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应该不为过,而这也是太极拳在创作之初就利用了太极的原因。但现在拳手们把太极拳叫做太极,把太极拳的演练和运用解读为太极文化,有点像把大葱塞到鼻子里,或者说是捞名钓誉,不伦不类。其实拳手们都很清楚,太极拳作为武术中的一种拳种或项目,从创立到现在也不过几百年的时间,与太极文化的悠久历史无法相比,更不用说相提并论了。古人在拳术创造之初和后来太极拳的成长过程中,尊太极文化为祖,尊太极文化为祖,没有任何错误和不敬。但现代人似乎毫无顾忌,公然宣称太极拳就是太极,明知故犯,彼此过于接近,把太极拳的武学内涵拼凑成太极文化的本意,给人一种太极文化属于太极拳的印象,太极拳得瑟地取代了太极文化的中心地位和核心价值。本末倒置有点幼稚可笑。一个拳法,一个小武功,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吗?很明显是别有用心,意图很明显,就是举起太极文化的大旗,壮大自己的声势来蛊惑人心,后面怎么做就不得而知了。
太极传太极文化的旗帜有点渊源,摸得着。所以,只要把太极拳的特点、功能、原理讲清楚,就够了。何必为了装点门面,增加内涵,让它更真实,而把拳术的知识拖到古代的易学中去呢?太极拳自然与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太极文化不像易学。
?两个?太极文化不像易学。
用《易经》分析拳法理论似乎应该是古人的专利,因为古人的思维、语义、生活实际上创造了《易经》的义,用《易经》的理论与其拳法理论相比较勉强说得过去。只是太极文化和易学文化都在历史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不能总是执着于古人的阴阳文化,还公然宣称太极拳是在古人阴阳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有点没文化了。殊不知在历史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易学早已是太极易学和阴阳易学的劲敌,易学也不再是纯粹的太极文化主导。如果不理解太极易与阴的关系,太极文化显然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关于太极文化与易学的关系,首先要明白,它与阴阳易并不相同。在《易传》中,阴阳之道(一阴一阳称道,一阴一阳称神)的形成和盛行,是理解清楚,表达清楚的。阴阳文化从一开始就竭尽全力地篡改、架空甚至取代太极文化。而与之对应的太极文化(见一含三)和太极道学(天下有二道)与阴阳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实,在诸子百家形成阴阳家之前,阴阳之道与太极文化是对立的。这一点在易学的发展中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明白只有太一才是太极的核心和精髓,只有太一才是太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阴阳师虽然也适用于社会和生活,但其水平低劣,文化幼稚,甚至淫秽低俗,与太极之道,太极文化的完整性,精神的崇高性都无法相比。这里很明确的告诉我们,由于阴阳易学的盛行和干扰,太极文化早已不同于易学。
?三个?太极文化不像阴阳。
在这里,我们侧重于太极文化,而不是阴阳文化。
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过去一定是实战过的,是御敌的。也就是说,阴阳悖论在太极拳中的实际应用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太极传不以阴阳命名,这是众所周知的,应该有其深刻的含义。它的含义很明确:太极文化不是阴阳文化,太极之道不是阴阳之道,太极之学不是阴阳之学,太极之理不是阴阳之理;所以太极拳不能叫阴阳拳。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所谓的大师们只是把太极文化扯到阴阳上去,把一部好的太极传扔进了阴阳文化的穷筐里。真不知道他们的用意是弘扬太极文化还是复兴阴阳文化。这里面可能有很多意图,但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是我真的不知道太极文化是什么,但是为了装,我用了阴阳师的招数骗人。这叫自欺欺人。
第二是我本来就是阴阳流,我以阴阳为己任。我早就习惯了阴阳的套路和方式,不仅是太极文化,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这也叫习惯成自然。
第三是对太极文化略知一二,就是很难割舍阴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跟风就好了。这叫混日子。当然,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好像,好像,可能是前人把阴阳当太极用了,所以干脆就执着于古人的阴阳。
先简单说一下太极和阴阳的区别。一般来说,太极离不开阴阳向上运动,因为,99是统一的,太极文化讲究整体观,讲究本体,讲究本源,讲究唯一,讲究万物一体。显然,阴阳也包含在太极万象之中,它们仍然是循规蹈矩、真实有序的。可一直往下,直到阴阳文化在易学中的地位确立,原本以太极文化为核心的太极易学被以阴阳为纲的阴阳易学搅得天翻地覆。具体到实际应用中,从阴阳的类比、隐喻、象征、联想来看,阴阳真的不再是阴阳的本意,而成了万物两种对立不同属性的总代表。阴阳互为根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对立、对抗、斗争为主要目的,完全背离了太极整体、系统、体系的统一观念,成为名副其实的阴阳之道、阴阳之文化。
阴阳人,性别对立,性别分化,性别倒置,总是纠缠在两性周围,没有正性,不谈中道,早就把太极的主体留在了云端之外。更重要的是,阴和的两性都高于一切,他们可以从事物中解脱出来。他们可以拉任何东西,拉任何东西,设置任何东西,混合任何东西...古人不懂,就把阴阳奉为神明,视为神秘莫测的祖先,这也是对阴阳文化的最高待遇。其实阴阳二元,阴不阴,阳不阳,辗转反侧,反复无常,也很适合阶级社会的政治需要,所以也被上流人士认可和应用,这就为阴阳的推行打开了大门。比如现在的人习惯把官场的阴阳怪气当成不听话,搪塞,扯皮。他们完全不负责任,不愿意承担责任。他们称之为太极,形象地比喻为太极拳。其实还是阴阳文化和观念在骨子里的具体体现。显然,这与太极拳所倡导的阴阳文化有很大关系。
我们学过阴阳文化,太极文化应该很不一样。太极文化讲的是整体,系统,一,二,三,而不是三;知道一万,三天就安全了。太极代表一,用于二,成为三。比如坚持一件事,用两件事,用两件事推动一件事,中间抓两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英雄,三个帮派.....这正是立体太极精华的构成。
在太极文化中,天、地、人三才(一寸三灵)是太极道的精髓;太极道,见一含三,三生万物,万物为太极,万物归太极。道是虚无的,原始先天真理的能量是太极道的精髓,太极能量是守恒的,永恒的。道家是自然的,自然是太极道家的本体,是一体的,唯一的。而太极刀有一分为二的功能,可以生成二仪、四象、八卦、万物。一分为二,一个一直在,一个是一个,一个不在。这是太极道运行、平衡、循环最基本的规律。在这里,阴阳充其量只是太极两器中定义的属性,在太极能量的控制下,应该是顺从和服从的。但正是人们的阴阳文化造成了社会生活中的是非混淆。
世间有义,说是太极浩然之气,不是阴阳之邪;太极之道是真祖气,阴阳之道是怪气。太极和阴阳根本不同。
所谓的正能量,应该是以太极无边的豪气为正宗始祖,而不应该是翻来覆去,一头雾水,找不到北,守不住中,抱不下一个。尹和只有当白痴,谁能跳出阴阳才是真正的丈夫。这也是太极文化的核心目的。
可能有阴阳师,阴阳师狡猾地宣称,只要阴阳合而为一,阴阳就成了太极。真是个傻瓜。阴和阳,只有成为阴和阳,因为它们的二元性不同,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它们是根本不同的。显然,如果阴阳合二为一,阴阳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多么清晰的感觉。你怎么会不知道阴阳的流向呢?你怎么会不知道呢?你只是故意混淆观众,以达到某种刻意的诡辩。但太极英气长存,君子坦荡荡,大道必行。这才是人们行为的真正准则和准则。谁能控制阴阳,只有我是唯一真实的。
在这一点上,不言而喻,太极文化不似阴阳。
四个?太极文化不像无穷大。
太极拳的人喜欢把无穷的理论运用到拳击中。似乎无极比太极更太极,让拳法更乱。
根据事物的相对性原理,无限是有极点的,也就是说,没有和存在是相对存在的,是一个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两种形式,两种作用。
《道德经》定义为:无为体,有为用。体和用是一样的,它们是同一个事物在名称和功能上的不同,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部分,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了弄清事物的根源和起源,太极应该是唯一的终极本体。所以太极之外不能有比太极更原始的无限,以此来混淆太极的主题定位。在宋代理学中,古人超越无极太极,称之为“把头放在头上”,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认为“无极即太极,太极亦无极”,讲的是太极的无极,无极是太极的组成部分。因为,太极万物的基本运形是:无限存在,极端归无,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所以,我们应该把无极定义为太极的无极,太极是太极的一种表现,不可能在太极文化之外搞无极文化,这不是多余的,也不利于太极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简单来说,太极文化不像无极文化。太极文化只能是太极文化。
?五:发表一些言论。
这里说的是太极文化的四个不同点,主要说的是太极传,对拳术说的不多。其实很明显,拳击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人。一目了然应该是做人把一个太极文化变成一个四不像太极传有多有用。当然,我们还是要肯定真正的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要将其提升为主流文化。不然也没必要浪费心思笔墨,耽误大家讨论的时间。
活着就要对自己负责,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决不能和马丁和潮水玩一会儿;其实风和潮都是有理有据,有目的的。如果你不能站稳,你一定会被绊倒。
再说了,文化是做人最基本的标志,每个人都在重塑文化,谁也逃不出社会和自己的文化范围。但文化必须是高雅的、先进的、优秀的;还有低级趣味的,落后的,卑鄙的。你追求什么样的文化,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文化的内涵,然后为我所用。
拳击不再是一种理论。只要心正,拳不邪。这里一定要明白,太极的特点告诉我们,真正的功夫不在拳内,而在拳外。如果做人的文化不端正,练拳有什么用?这也是我们反复论证太极文化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