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采用了哪些技术?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了大量世界领先的新技术,如地面升降舞台、多媒体、地面LED系统、指挥系统、通信系统等数十项高新技术,涉及多个领域。

1.数码灯

奥运五环在鸟巢中缓缓升起,飞向浩瀚的夜空。中国古代书画卷轴缓缓展开,展现水墨画的古典意境;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巨大的木船乘风破浪——这些震撼的视觉效果被鸟巢华丽的灯光勾勒出来。

奥运会开幕式,鸟巢600多盏比赛灯全部废弃,张艺谋选择了自己的灯光。科技已经进入数码时代,灯光效果也向数码灯过渡。这种全新的灯光效果将奥运会开幕式舞台效果的规模和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本届奥运会使用了一种数码灯:PG灯,即高亮度投射灯。利用光学投影原理和高亮度光源,将底片上的内容全彩色投影到地面上,在夜间可以形成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在开幕式的表演中,贯穿场馆中心的大型画卷和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动画相继在画卷上展示,这些都是经过前期制作的这个PG灯投射到场馆中心的。中国水墨画黑白对比的质朴,西方油画的绚丽,印象派的浓烈色彩,都是通过这种高科技技术呈现出来的。

2.发光二极管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采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两端加直流电压时,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复合引起光子发射,产生光。LED可以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光。

在这届奥运会上,LED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开幕卷轴在一个巨大的LED屏幕上打开。屏幕长147米,宽22米。它是一个巨大的平台,科技含量最高,上面有44000个led。LED制作的光影效果与表演紧密结合,变幻出各种图案,将观众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而且LED经过反复测试,完全可以经受住演员踩踏、水淹等考验。

升到空中的“梦幻五环”也是由一个大网络上的45000个led画出来的。就连演员的服装上都贴满了led。随着演员的队形变化,“鸟巢”重新出现在舞台上。虽然整个开幕式耗时较长,但电池等关键技术解决了LED的能源问题。

3.铝合金材料

开幕式上,舞台中央开了一个大洞,一个6层楼高、直径约20米的“地球”从中缓缓升起。这么大的“土”最初藏在哪里?原来这个“地球”是先被压缩到地下的,也就是说,球形结构必须是柔性的。放在地上是椭圆形的,被上面的钢丝拉起来就会变成球形。

升降平台将球吊起后,演员需要在球的正面进行表演,因此必须在吊起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以保证表演的安全性和效果。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高科技的铝合金感光材料,让“地球”可以弯曲拉伸。

4.多媒体

在巨大的画卷上,“鸟”和“鲸”自由地飞翔和漫游。这些是怎么做的?原来之前开幕式用的是幻灯投影技术,这次用的是各种多媒体设备。它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数字化,然后整合到一定的交互界面中,从而在鸟巢顶部打造出一个上千平方米的碗状屏幕,展现鲸鱼自由游动的清晰画面,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5.数字点火

回顾奥运会开幕式,最让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29个由烟花组成的巨大彩色脚印从永定门出发,穿过天安门广场,沿着《西游记》中轴线,最终到达国家体育场鸟巢。

这29个烟花脚印拉开了第29届奥运会的帷幕,象征着现代奥运会正一步步向北京走来,进入鸟巢。这29个大脚印的照明由计算机系统控制,采用数字照明。这项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点燃所有烟花,确保烟花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穿越3.5公里。此外,鸟巢旁的龙形水系还有22个下水点。经过电脑数字控制后,所有的烟花弹都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射向天空,使烟花看起来像一条飞龙。虽然仍在使用传统烟花,但经过数码点火后,烟花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