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中国碳中和重点行业分析(交通运输)
1.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快速增长,2008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7.5%,显著高于世界交通运输碳排放(2.3%)和中国整体碳排放(5.6%)的增长率。
2019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达到165438+4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来源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运,其中公路运输占碳排放的77%,是排放量最高的运输方式。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我国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增长,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上行压力更大。
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货运结构以高能耗、高排放的公路运输为主。2019年,道路货运营业额占72.99%,碳排放量占交通运输业总排放量的40%和55%。
第二,公路客运的碳排放量将继续增加。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美国仅为1/6,欧盟为1/5(万得数据),未来乘用车保有量仍有增长空间。从汽车结构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全球,但从中期(2025年)来看,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高,新车仍将以燃油车为主。
第三,航空脱碳难。非化石燃料替代面临技术瓶颈,缺乏商业化量产的电气化技术。氢能替代的绿色溢价高达343%(不考虑购买或改造成本),尚未形成可行的脱碳路径;Wind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均乘坐航班数美国为1/7,欧盟为1/5。未来航空转运量继续增加,或将导致碳排放加速增长。
2.转换路径
交通运输行业可以主要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来减少碳排放,利用电力和氢能实现能源的零碳化。
具体路径如下:
1)运输结构优化。
一是“旋转铁”、“旋转水”、多式联运等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和水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和水路运输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和海运具有明显的成本(公路综合运输成本分别是铁路的2倍和海运的4倍)和环保优势。通过推广“旋转铁”和“旋转水”在公路上分流货物,
二是完善“地铁+常规公交+慢行”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通过提高轨道交通普及率、完善电气化公交线路规划、构建15分钟生态圈,降低居民私家车出行比例;支持* * *享受自行车、电动车等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城市慢通勤车道、自行车存放点,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保障。
2)能效标准不断升级。
首先,汽车能效标准将不断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仍将依赖化石燃料,提高汽车内燃机排放标准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例如,2021年7月,重卡燃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限值比国五标准降低50%,颗粒物指标限值降低10倍;同时,在能效标准升级过程中,通过强制淘汰等措施,逐步降低高能耗、高排放燃油汽车的比例,从而降低整体碳排放强度。
二是降低空运和水运的碳排放强度。水运要提高船舶能效,降低水运碳排放强度,推广LNG动力船舶,适时推进内河运输电气化;空运通过优化连续上升下降的飞行流程,优化切割拉直的航线,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碳排放。
3)能源零碳化。
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通过实施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双积分制等政策,以及加大充电桩、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步发力,逐步提高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中轻卡的普及率。
推进铁路电气化100%,铁路电气化率十年来增长36%,2019年达到72%,是铁路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力。未来应确保新建铁路电气化,深化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推进2030年前铁路全面电气化。
推动绿色能源新技术突破,通过标准制定、完善产业链等政策推动氢燃料、氨能等技术自主突破,明确氢能在特定交通场景的应用路径和推广目标,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重卡、水运、航空等交通领域的能源替代。
4)交通信息和情报。
大力推进互联网+、5G、车联网、AI等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支持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发挥智能系统在交通状况实时监测、诊断分析、趋势推断、预测预警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大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避免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出行碳排放。
鼓励开发车货匹配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去中介化,提高车货匹配效率,降低道路货运空驶率。
创新开发车载电池,探索研究车载并网功能,利用电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推动车载电池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参与电网调峰储能,增强电网稳定性,形成电力系统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