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成本
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有三种观点:经济责任论、非经济责任论和多重责任论。前者以弗里德曼为代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投资者的经济责任;以博文为代表的中国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的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福利的行为;后者以卡罗尔为代表,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多元化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笔者认为,单纯的经济责任理论不能满足当前企业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多重责任理论和非经济责任理论分别解释了广义和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广义和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理论体系有利于从整合和独立的角度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发生和补偿规律。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以多重责任理论为基础,其具体类别和内容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和层次。从广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主要包括生产经营、维护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四个领域,相应地会产生四类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经营责任成本、维权责任成本、环境责任成本和制度责任成本。而且每一类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是有层次的,从“底层”到“顶层”,依次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层次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首先要保证经济责任,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底线;其次,法律责任要有保障,这是企业履行强制性社会责任义务的底线;最后,要确保道德责任,自律社会责任的底线。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是以非经济责任理论为基础的。它与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区别在于,它不包括经营责任成本,而只包括维权责任成本、环境责任成本和制度责任成本三类。每一类成本还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递进层次。因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包含了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所以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具体内容:1,经营责任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应当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其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道德性。2.维权的责任成本。主要包括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劳动者权益所发生的费用。前者包括为保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安全性、优质性、适用性和人性化而发生的费用,以及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和公众媒体的道德监督而发生的支出。后者包括为保证员工的生活福利、生产安全、职业健康、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险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按照劳动法和SA8000认证规定的强制性和道德性劳动标准而发生的支出。3.环境责任成本。是指企业根据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而发生的污染治理成本、资源环境保护成本、环境影响评价成本、排污权购买成本、环保项目投资成本、内部环境监督检查成本等环境责任成本。4.机构责任的成本。包括正式规则的责任成本和非正式规则的责任成本,前者是设计、实施和创新内部规则如职责分工、行动指南、激励与约束、绩效衡量等的成本。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后者是引导、培育和监督所有利益相关者爱国、和谐、诚信、忠诚等价值观的成本。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能否通过市场得到经济补偿?理论研究者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仅是经济责任理论家的弗里德曼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最终会以损害其利益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劳动者或投资者得到补偿,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很难通过市场得到经济补偿;多重责任理论家佩恩认为,虽然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的短期经济绩效,但可以获得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企业形象等长期间接利益,并获得非经济补偿,但能否获得经济补偿尚不明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是否得到了经济补偿。学者们主要运用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指标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三种结论,其中正相关结论占多数,支持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经济补偿的观点。国内少数学者也借鉴这一方法得出了上述结论。笔者基于沪深股市采矿、电力燃气、建筑、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11行业(金融和文化传播除外)370家公司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主要以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2006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指标体系为基础设置解释变量,对广义和狭义进行衡量。同时,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根据中国资本市场特点定义的修正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整体财务绩效的解释变量。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当年和上一年的狭义社会责任成本与当年的财务绩效负相关,而前两年的狭义社会责任成本与当年的财务绩效正相关,表明狭义社会责任成本是可以经济补偿的,补偿期在两年左右;当年的广义社会责任成本与当年的财务绩效不相关,而上一年的广义社会责任成本与当年的财务绩效正相关,说明广义社会责任成本是可以经济补偿的,补偿期在一年左右。广义社会责任成本的补偿期比狭义社会责任成本短的原因可能是广义社会责任成本中的经营责任成本可以在当年得到补偿,从而抵消一部分时间。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合理支出和高效补偿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实现:政府应加快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披露、激励和监督的法制化进程;各行业要探索实施适合行业特点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评价体系;媒体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正确引导和舆论监督;企业应将社会责任成本纳入整体战略发展框架,通过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支出和薪酬信息。网站:/% D5 % DC % d 1% D4 % CB % E9 % D3 % EF/blog/item/41f 51ba f 890881 feaed 5060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