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关于坦克机枪的问题?

第一,59、69式坦克高射机枪的枪身下面那个圆柱形的东西是枪架的一部分,叫平衡机。因为59式和69式坦克装备的高射机枪是由54式高射机枪改装而成,炮身极其沉重。同时,由于坦克顶舱直径的限制,坦克高射机枪不能像普通机枪那样将枪架放置在炮身重心附近,而是非常靠近炮身尾部。所以枪身前重后轻,重心严重失衡,正常操作非常费力,动作极其不灵活。平衡机通过蜗杆等部件与机枪升降机连接。射手操作升降舵时,平衡机对枪身产生反向力,抵消枪身的部分重力,使射手的操作更加灵活。96式和99式坦克装备的高射机枪由W85高射机枪改装而成。由于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重量大大减轻,无需平衡器射手即可轻松操作,因此取消了平衡器。至于机枪的区别,我已经说过了,一个是54式改的,一个是85式改的。

第二,中国坦克不采用遥控机枪意义不大,主要是遥控机枪。坦克装备的高射机枪对现代战斗机的防御效能大打折扣,基本用于攻击敌方轻装甲目标和坦克自卫。由于很难保证坦克在高速运动中的平衡操作,使用遥控机枪很难保证射击精度,车内的观察设备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使用遥控机枪不仅效果不佳,还会占用车内宝贵的空间,有些得不偿失。大多数国家的坦克很少使用遥控机枪。只是在进行城市战和对城市的游击战时,考虑到敌人的火力多来自高大建筑,不仅容易打到防护薄弱的装甲车顶部,还容易打死暴露在炮塔外的射手。因此,遥控武器站被安装和使用在改进的坦克或轻型装甲车上。

第三,中国早期的机枪,如59式坦克,也装有前机枪,固定在车体前部,由驾驶员操作。因为前机枪是固定的,射击方向和坦克一样,不能射击,所以又叫前机枪。二战时,坦克前的机枪由副驾驶和无线电报务员操作,架设在球形枪架上,可以左右、上下灵活射击。二战后,因为取消了坦克的副驾驶,前机枪由驾驶员操作使用。由于驾驶员在战斗中要驾驶坦克,无法灵活操作机枪。所以战后初期的前置机枪是固定的,后来干脆取消了航向机枪。坦克的并列式机枪是炮手使用的,由于枪身固定的枪架与主炮的轴向一致,也叫同轴机枪。所以主炮使用一套观瞄设备。

第四,我国的坦克高射机枪都装有光学瞄准装置,国外也有,但我们的是固定的,外军大多是分装的,用的时候重装,不用的时候存放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