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点?
垫层换填法:适用于浅层软基和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土层排水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膨胀土的胀缩。强夯法:适用于处理低饱和度的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粉土、软流塑粘性土等地基上变形控制较差的工程。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于提高土体强度,降低压缩性,提高土体抗振动液化能力,消除土体湿陷性。饱和粘性土应采用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相结合的方法。
砂石桩法:适用于夯实松散砂土、淤泥、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于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进行换填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形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振冲法:有填料和无填料两种。填土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淤泥、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的处理,其适用性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无填料振动压实适用于处理粘土含量不超过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也可用于提高土质边坡的抗滑稳定性或土体的抗剪强度。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体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射搅拌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和淤泥、粘性土、淤泥、饱和黄土、素填土和不含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不适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有腐蚀性、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基。如果需要采用,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适合采用该方法。连续重叠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由于其搅拌能力,该方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存在困难。
高压喷射灌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淤泥、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土基含有大量大粒径石块、大量植物根系或高有机质时,其适用性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不适用于地下水流速过高,喷浆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的情况。高压旋喷桩处理深度深,除了用于地基加固外,还可用作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为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方法。对于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井。预压法主要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淤泥、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