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5G标准投票中获得的专利是什么?有什么用?
华为获得了5G短码标准的极坐标方案,即5G控制信道的标准,而高通获得了5G的长码标准(5G标准的LDPC方案)。
这个问题的根源主要是5G标准的重要性。
信道编码是5G通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芯片复杂度、终端成本、功耗和专利费有很大影响。而且掌握5G标准的主导权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极化码是一种极化码。阿里坎在2008年ISIT国际信息论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信道极化的概念。基于这一理论,他给出了已知的第一种可以严格证明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并将其命名为Polar码。
Polar码有清晰简单的编解码算法。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公司都是基于此,这个专利将决定后续5G标准实施后的一系列问题。
扩展数据
这个Polar码成为5G控制信道的eMBB场景编码方案,是中国厂商技术实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此次国内主推的极化码,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二进制输入的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下,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容量,且编解码复杂度低。具体来说,极坐标编码有三个优点:
首先,Polar码比Turbo有更高的增益。
第二,Polar码的可靠性高于Turbo,在5G超高可靠性业务的应用中可以达到99.999%的可靠性。
第三,Polar码译码复杂度低,同等责任下功耗比Turbo可降低20倍以上。
此外,面向中国的polar码的主要优势不仅在于纠错能力强,还在于它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可以严格证明达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法,对高带宽网络的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巨大潜力,专利壁垒也是适用的(专利壁垒过高的技术很难成为当前通信领域的标准)。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Polar Code才诞生不到10年。然而,经过信道编码学者的不断努力,目前的Polar码的纠错性能超过了目前广泛使用的Turbo码(法国标准)和LDPC码(美国标准)。
百度百科-极地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