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的研究经历
2005-2007年:与美国哈佛大学Woodward Yang教授合作,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机制,提出了功耗控制和管理的能量模型;Ii)完成基于IEEE 802.15.4a标准的设备测距和定位性能分析;三)***发明专利射频定位技术,完成室内定位系统IPS(室内定位系统)的原型系统设计。
作为副组长参与了863项目“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深海环境监测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支持CDMA机制的水声扩频通信系统设计。
承担“用于冶金设备故障诊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项目,实现了网络规模为418节点的冷轧厂连续退火炉轴承温度监测系统。
2004-2005年:研究可重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器设计平台,设计用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可重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器。在项目中,主要负责设计可重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器体系结构、可重构单元以及特定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器中的映射算法。
2003-2005年:研究粗粒度可重构单元的数字加密处理器,设计基于DES/3DES、AES等加密算法的可重构加密处理器,主要负责可重构单元、可重构加密处理器架构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2001-2005: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技术开发”(京数发[2002]188号)的子项目“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核心技术研究”,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DigiBroad公司合作完成研究工作。主要负责低功耗VLSI DSP的设计,包括:FIR滤波器、PLL时钟恢复、数字PLL (DPLL)、自动增益控制(AGC)、均衡器、载波恢复等。同时设计了包括物理层和MAC/LLC层宽带通信的片上系统(SOC ),取得了以下成果:开发了支持DVB-C的有线数字高清电视通信信道解调芯片(Jupiter ),并于2003年4月在台积电成功流片,完成了符合欧洲DOCSIS电缆调制解调规范的嵌入式协议栈0.25u设计。整个项目于2005年8月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