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专利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芯片将占全球的80%,中国仍是芯片的最大市场。中国制造业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尤其是华为在芯片上受到美国重重阻碍后,中国的芯片发展也面临着艰难的困境。

为了摆脱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垄断,欧盟准备花巨资把芯片产业做强。中国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推动芯片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十五”计划。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电科装备子群已成功实现离子注入机全光谱国产化,包括中束、大束、高能、特殊应用和第三代半导体等离子体注入机,工艺段累计覆盖28nm。

国产芯片的突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近日,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宣布,将以654.38+06.7亿美元的总价收购编程逻辑芯片制造商altera,这也创造了英特尔最大的sum记录。这一波芯片行业并购的主旨是芯片行业正在从传统的PC向移动和物联网转移。此外,随着后摩尔定律时代的到来,芯片的研发成本不断上升。

中国财团也成为海外芯片公司的买家。为改善中国芯片消费严重依赖海外进口、国内芯片厂商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融资平台建立等新政策背景下,中国芯片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快收购海外芯片企业的步伐。

除了M&A狂潮,中国芯片的突破还需要其他链条的配合。与国外芯片产业相比,我国芯片产业从上游的设备制造到下游的系统软件、电子产品都存在各种短板,产业链薄弱,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目前中国芯片的突破可以不依靠芯片产品本身,而是依靠芯片配套产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