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德州大学教务处电话及联系方式。

二、德州大学简介

德州大学是山东省政府直属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40年来,学校植根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沃土,吸收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的魅力,坚持艰苦奋斗、励志育人的精神,不断谱写教书育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位于被誉为“申京门户”、“九大天衢门户”的德州,被纳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德州历史悠久,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大禹治水、读书台、刘备代理平原郡、明清古运河、苏禄王墓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涌现出董仲舒、东方朔、米芾、窦建德、颜真卿、邢侗、任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州是国家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铁等线路的开通,将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南水北调工程将使古运河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 * * *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给、劳务输出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规划的城市,德州“一区四基地”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德州拥有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为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承担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现代农业示范区等52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丰富的区域资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创建于1971,历经德州师范学院、德州学院、德州大学三个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学院在文革中诞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规范和超越中不断发展壮大。65438-0997年3月,德州师范学院、德州教育学院、德州直属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德州学院,开启了综合教育之路。自1999合并为5所职业院校,应用型办学特色更加突出。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本科层次的德州大学成立,标志着德州从一所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6年6月,11,是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同类院校。2009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2017年山东省首批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在“十三五”获批,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遵循办学规律,服务区域发展与立足实际相结合,立足地方、应用、突出特色的办学定位,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注重突出学科特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整体优化、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原则,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和传统文科学科的应用型方向,逐步形成以文科学科为基础,以工商管理学科为主体,以信息技术、能源机械、食品生物、纺织服装、材料化工、经济管理、人文教育为主导的优势专业。注重人才培养特色,坚持根据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学生需求和学生实际,以德育人,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视野开阔、素养高、责任重”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着力突出区域特色,确立“扎根德州、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京津冀、一带等国家和山东省协同发展,努力成为德州及周边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的服务定位,将学科与地方产业对接,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对接,加大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力度。注重突出文化特色,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渗透古朴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不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志育人的精神,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努力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1,主要学科有经济、法律、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工程、农业、医学、管理等,11,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多学科渗透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专业结构。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合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2017年被批准为山东省“十三五”首批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单位。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山东省工科实验室1,省属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2个。拥有德州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德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目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5578人,成人教育学生1,31,20人,与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4人。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有1国家级专业、专业综合改革实验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的国家级高校。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省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精品课程36门。近三年承担国家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2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4个。批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4项,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71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批准实用新型专利119项。在大学生科技文化国际竞赛中获得51奖项,其中我校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获得国际一等奖。全国竞赛奖项2169,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特等奖、“红绿蓝杯”中国大学生纺织设计大赛、“中华杯”全国师范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务模拟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高级测绘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山东省1817奖。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17年获批试点单位实行学分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