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辽宁鞍山十七大后如何改变的社会调查报告~ ~ ~

党的十七大后,辽宁省鞍山市通过深入实施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国家节能,节能成效显著。去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1.87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3%,高于预期0.3个百分点。

我市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为节能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节能监督执法,该市在节能申报机动车、能效标识、用能设备淘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点用能设备运行等9个方面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检查,整改企业40余家,查处淘汰变压器150余台,淘汰电机200余台,报废机动车60余辆,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800余辆。严格执行能源评估和环保评估制度,否决了20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依法关闭小选矿、小炼钢、小水泥、小造纸等企业227家;对90多家暂时不能关闭的国家淘汰和限制的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年产20万吨以下水泥立窑和年产300立方米以下高炉,年产1000吨以下造纸企业和钢铁铸轧技术落后企业将被淘汰。

为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我市培训工业废弃混凝土多孔砖生产企业,普及工业废弃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标准和工业废弃混凝土多孔砖施工技术规范,对118在建工程进行抽查。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基本不使用粘土实心砖,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5%以上,同比增加5个。同时,按照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方向,我市规划了30个低能耗、少排放的产业集群。通过实施产业集群项目,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矿产品深加工率达到4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钢材现场加工能力由上年不足654.38+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

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去年实施了2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完成后节约了90万吨标准煤。其中,为了充分回收和有效利用炭黑尾气中的余热,减少炭黑尾气的污染,中国橡胶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利用热电站和污水处理回用装置,每年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尾气超过4.2亿标准立方米,实现了废水的全循环利用。辽宁恒业集团在成立初期就将燃煤加热炉改造成了环保型煤气发生炉。工作过程中没有烟尘排放,干净卫生。与辽宁恒业集团、天河矿业有限公司、西洋集团等企业一起进行窑炉改造,年节约标煤近20万吨。

鞍山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543.8+0.35亿元。依托中心城市沈阳,以安海经济带为重点,建设辽宁新的经济隆起带,高起点规划建设沈曦工业走廊鞍山段,使鞍山成为辽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调研期间,鞍钢第二炼钢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炼钢厂。年初以来,该厂已确立公司级创新项目7个,厂级创新项目241个,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864条,有效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工厂提出了“建设生产效率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确保企业持续协调发展”的未来三年总体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厂首先开展了“创新意识教育”,要求全厂干部职工增强对创新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让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每个人都有创新欲望,每个人都有创新项目,每个人都有创新成果。在形成浓厚创新氛围的基础上,该厂抓住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关系品种质量和档次的核心问题、影响设备功能和稳定性的突出问题、实现节能减排降本目标的关键问题,广泛开展创新活动。

为保证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厂成立了由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技术创新领导小组,修订了科研创新管理细则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工作的方法要求和工作程序。在创新活动中,炼钢一工区提出了“高碳钢顶吹转炉冶炼方法”,采取了分阶段留渣操作、调整供氧强度、调整渣中氧化铁含量等有效措施,使碳、磷命中率分别达到98%和95%,分别比原冶炼方法提高了2%和65438±0.5%。炼钢一工区提出的铁水脱硫“防溅”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产,效益明显,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公司层面的创新项目?在“175t转炉复吹长寿技术研究”中,他们采用快速测量转炉炉底的方法来调整溅渣,以减少溅渣时间,控制底涨。目前,1转炉的底吹寿命达到了8100炉,是鞍钢最好的水平。

通过不断努力,该厂先后在RH生产保障、板坯夹杂、降低铁水单耗等11重点攻关项目和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合理化建议的完成和应用创造了1235万元的经济效益,10项专利被国家专利局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