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政治指导?实行政治纪律制度(不限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国政治纪律时期)的社会是什么形态?

1.

1924年,孙中山发表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集中阐述了他的三段式政治主张:“军政时期,一切制度都从属于军政。一方面,政府用军队清除国内障碍;一方面,宣传通过教化全国人民的心灵来促进国家的统一;”当一个省完全安定下来的时候,就是政治训练开始和军政事务停止的日子”训政期间,政府应派遣经过训练和考核合格的人员到各县协助人民准备自治。其程度从县人口调查清楚,县土地调查完成,县卫队处理得当,各地道路修建成功;并且其人民受过使用四权的训练,完成了国家义务,宣誓为革命者的人可以选举县官来进行一个县的政治事务;在一个县成为完全自治的县之前,有必要选举成员来讨论该县的法律。一个完全自治的县,它的公民有权直接选举官员,有权直接罢免官员,有权直接创造法律,有权直接决定法律”;一个省所有的县都完全自治的地方,就是宪政的开始,国民大会选举总督监督该省的自治。至于该省的国家行政机构,省长受中央政府指挥。”“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达到了宪政的开端,即全省地方自治完全确立,国民大会决定颁布宪法”;宪法颁布后,中央主权属于国民议会,即国民议会有权表决和罢免中央政府官员;有权制定和决定中央法律”宪法颁布之日,即为立宪成功之时,全国国民将依宪法进行全国大选。选举后三个月解散国民政府,将政府授予民选政府,这是建国的巨大成功。"

1927年,蒋介石宣布训政,即国民党一党专政。1945年,国家在谈判的时候,* * *生产党曾经要求结束训政。

2

当然是经过初步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是由国家根本法确立的。其立法体系已基本奠定,但民智未开,但* * *和平等的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经济上虽然没有实现平等的土地所有制,但兴办了工矿企业,垄断了专利和垄断事业,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军政、政治纪律、宪政三阶段论充满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民主化的唯一途径。因为缺乏民主经验,中国人有宪法之名,却无法有效实施宪法,反而会被某个政治集团或强人所利用。孙中山说:“没有政治纪律的时代,大多数人被束缚了很久。虽然突然解放了,但一开始也无法知道他们的活动方式。如果他们不坚持放弃责任的习惯,就会陷入反革命而不自知。”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孙中山构想了这一理论。胡的《政治纪律保姆论》就是对这一理论的生动阐释。反对者以胡适为代表:“我们可以理解为孙中山先生提倡政治训练只是因为他不信任中国人民的参政能力”;“人民需要的训练是宪法下的公民生活。政府和党员需要的训练是法治下的政治生活。‘先知先觉’的政府领导人首先要用宪法来训练自己,约束自己,然后才能寄希望于训练国民走上* * *”之路;“少数人控制政治的权利永远不会使人们得到现代政治的训练。最有效的政治训练是逐步放开政治权力,让人民通过亲身参与政治得到一点政治训练。说实话,学游泳的人要先下水,学弹钢琴的人要先有琴。宪政是对宪政最好的训练。”

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孙文的所谓政治训练当中。每个人都是半斤八两,社会制度一塌糊涂。很难说谁好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