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正人:用“芯”挑战世界

据人民日报:11年,让美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成为模拟集成电路行业的“黑马”;11年,邢正人作为总裁兼CEO,用自己的“芯”实现了挑战人生和世界的理想。他背后有什么故事?

自费出国留学——第一个挑战

1980年,中国开始出现留学热潮,当时邢正仁21岁。他始终坚信机会在自己手中,努力为自己创造出国的机会——自费赴美留学。当时很多想出国的人都被劝阻自费。然而,年轻的邢正仁却认为:“人生最恐惧的是未知,但恐惧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因为只有有了恐惧,才能体会到勇气,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无所畏惧。”

刚到美国,因为完全没有英语基础,又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罪犯的生活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但他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边工作边上学,开始了勤工俭学。谈及那段人生,邢正仁并不认为那是苦难,反而认为那是一种经历。

创建MPS-第二个挑战

经过艰苦的勤工俭学,邢正仁不仅通过了语言关,还获得了佛罗里达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在学校里,他的才华逐渐显现,并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研究。于是他选择继续在学校读研。

毕业后,邢正仁虽然靠着自己的技术专利赚了不少钱,但还是忍不住想:中国那么多人,能力并不比本地人差,但为什么不能自己创业呢?几年后,邢正仁决定用自己的实践探索这个问题:1997,邢正仁在美国创办了美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简称MPS)。

但其实创业很难,这个挑战对于邢正人来说并不容易。在公司成立初期,他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靠着强大的毅力熬过了这些年。“我一天在台北忙,就是为了给客户排忧解难;周末带家人来公司只是为了节省时间。”邢正仁说话语气轻松,仿佛原来的困难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的辛酸谁能真正体会?

2007年6月5438+10月,福布斯排名的25家公司中。com认为,2006年美国高科技企业的规模、业绩和综合实力发展最快,鑫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四,并在发展最快的半导体企业中排名第一。

回国发展——第三个挑战

“回国发展始终是我们的重要方向”,邢正仁说。当公司初具规模时,他开始研究公司在中国的发展。2001年,他和肖德明(现任MPS中国区总裁)访华,计划成立子公司。

其实这次的挑战不是来自公司的运营,而是来自人才培养的问题。当时很多美国公司虽然在中国有分公司或代表处,但往往不会把核心的R&D机构放在中国,这是显而易见的。但邢正仁做出了不同的决定——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R&D中心。2004年,MPS在中国成都成立了全球第一家全资分公司。公司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从中国招生。

在邢正仁眼里,中国人才在智商和专业素养上并不逊于外国人才,但仍需培养和探索。为此,公司将把这些未来的IC工程师送到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让他们在硅谷与世界顶级大师一起工作。这就产生了问题:公司不担心这些人高昂的培训费用打水漂吗?你不担心他们学完之后会被公司的对手利用吗?邢正仁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目的是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如果我们培养的人真的有能力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这强烈表明我们的努力是有效的。”

邢正仁1959出生于上海,1980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留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硅谷创办了美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MPS)。(罗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