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详细资料大全

雅安市所属的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东北部,青衣江上游。是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的重灾区县。全县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5镇4乡46个村(社区)256个村民小组。20119500年末,常住人口65438人,其中农村居民7.86万人,城镇居民4.09万人。

基本介绍中文名:芦山县外文名:芦山行政区类别:县域:中国四川地区:庐阳、飞仙关、双石* * *驻地:庐阳镇电话区号:0835邮政编码:625600地理位置: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面积:1364平方公里人口:11.95万人(2014)方言:西南官话-灌溉红片-压面片气候条件:亚热带著名景点:灵鹫山、龙门洞火车站:雅安火车站车牌号:川T经度:102 52 '至103 11 '纬度:30° 01 '至30° 49 '北纬:51658。p:24635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水文、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发展。鲁山县夏属凉州,商属,周属永州,后蜀属羌。自公元前316年建县以来,县名历经青衣、韩佳、杨家。战国后期,秦惠文被韩佳、石羊、鲁山、鲁山取代。芦阳镇先后被西起杜威,蜀县杜威,韩佳县和县统治,也是红军建立的川康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它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芦山是从秦致的青宜路到韩曙的阳嘉县,其疆域包括芦山县全境和宝兴、邛崃、名山、雅安、天禄山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唐宋元时期,县界包括宝兴县灵关、邛崃市火井、大邑县唐王坝、白山岗。明朝十五年(1520),天全杨、高土司侵犯楼观、太平山,管辖范围缩小到灵鹫山以南。解放后,太平山地区于1951 1划入鲁山县,疆域未变。芦山县全景行政区划芦山县辖5镇4乡:芦阳镇、飞仙关镇、双石镇、太平镇、大川镇、龙门乡、四眼乡、任青乡、宝盛乡。辖46个村(社区)256个村民小组。芦山县行政区划图地理环境地理位置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接壤,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接壤。陆地横跨东经102 52 '至北纬103 11 '至30° 49 '。县城南北长86.6公里(飞仙关至段头岩),东西宽24.5米。面积1364.42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气候鲁山县属于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少,夏季潮湿,冬季干燥。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9月,7月和8月降雨量最大。地形鲁山县多为河谷平坝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芦山县最高的山是南天门,海拔3842米,最低点是向阳坝,海拔686米。水文芦山县最大的河流是清源河,流经全境,经大雁峡,在芦阳镇汇入芦山河。长8.76公里,流域面积55.0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6.93立方米每秒。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鲁山县有森林面积57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2万亩,有大熊猫、红猴、羚羊、苏门羚、壳母鸡、水獭、哲罗鱼、兰花等芦山县珍稀观赏动植物。水资源芦山县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岷江水系,大小河流556条流入青衣江。流域面积大于30km2的河流11条,其中流域面积30-50 km2的河流4条,流域面积50-100 km2的河流2条,流域面积100-500km2的河流3条。根据地形和南北山脉走向,汇入黑水河、黄水河、铜厂河、小河子河、白石河、太平河、清源河等支流,再汇入庐山干流,向南流入青衣江。全县水能资源理论储量57.25万千瓦,可开采量51.7千瓦,占理论储量的90.3%,已开发量27万千瓦,占可开采量的52.2%。矿产资源鲁山县以红色花岗岩闻名。此外,黑绿色花岗岩、汉白玉储量6543.8+0亿立方米以上,铝土矿储量8000多万吨,占丰富矿种的三分之一。煤炭储量为7300万吨。森林资源鲁山县有林地面积103424.10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90872.22 hm2(乔木84384.02 hm2,竹林6488.20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7.9%;疏林地面积0.69 hm2;灌木林地面积为8037.51 hm2,占林地面积的7.8%;森林面积2970.60 hm2,占森林面积的2.9%。苗圃面积6.80hm2无立林地面积为761.06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0.7%;宜林地面积773.93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0.7%;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1.29 hm2。全县总蓄积量为859.9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为853.65438+60万m3,占总蓄积量的99.6438+0%)。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6.76%,林木绿化率为84.03%。动物资源鲁山县复杂的地理条件、茂密的森林植被、丰富的食物资源以及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造就了多样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多样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大熊猫、小熊猫、叉角羚、角马、麝、猕猴、鹿等珍稀动物,有黑颈鹤、蓝雉、红腹锦鸡、白腹锦鸡、壳母鸡、猫头鹰、石雕等珍禽,还有各种蛇类和鱼类。植物资源鲁山县地处盆地西缘,水热条件良好,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有红豆杉、楠木、云南润楠、珙桐、珙桐、青海云杉、青海云杉、连香树、阿月浑子、叶玉兰等。植物种类繁多,县内常见树种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水杉、杉木、柳杉、马尾松、湿地松、柏树、青冈、格氏栲、石栎、樟树、木姜子、红楠、枫杨、桉树、桤木、木荷。主要竹种有毛竹、慈竹、毛竹、刺竹、雷竹、麻竹、麻竹、麻竹等。主要灌木有树莓、漆树、铁籽、杜鹃、马桑、玫瑰、牡丹、火棘等。主要药材有八毛、丝草、草、蕨、蒿、韭、油菜等。土地资源截至2017年底,全县耕地面积约8403.88公顷,已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相关资料已报送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确保全县耕地面积7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800公顷。人口民族人口2017年末,全县人口为119886。总人口中,城镇居民4.43万人,农村居民6.62万人;汉族119593人,占总人口的99.8%,回族、藏族、彝族293人,占总人口的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城镇化率为40.08%,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芦山县境内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经济摘要》经雅安市统计局批准。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54.38+0.802亿元,增长654.38+08.7%;第三产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80.6%和1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423元,增长9.8%。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5: 59.7: 22.8调整为16.6: 61.2: 22.2。鲁山县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654.38+0.88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05%,占GDP的6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38+0.4亿元,下降654.38+0.4%;第二产业增加值654.38+0.473亿元,增长654.38+07.7%;第三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9.8%。第一产业2014年种植粮食作物9580公顷,增长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01公顷,下降2.4%;药材种植面积701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2957公顷,下降0.5%。全年粮食总产量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1.3%。大春的粮食产量增长了0.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204吨,增长0.7%;烟叶产量60吨,下降25.9%;蔬菜产量5.59万吨,下降0.3%;茶叶产量589吨,增长13.1%;药材产量8355吨,与去年持平。全年生猪出栏9.85万头,比上年增长65438±0.9%;屠宰奶牛2286头,增长65438±0.2%;出栏羊8710只,增长0.7%;兔子出栏1515000,增长5.0%;家禽出栏57.47万头,增长3.0%。肉蛋产量分别增加2.65438±0%和2.6%。全年完成荒山荒坡造林2166.67公顷。年末实际经营森林(国有林)面积56648.8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66.9%,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3.5公顷,比上年增长4.1%;水产品产量500吨,增长25.0%。全年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090公顷。全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公顷,合计38公顷。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55万人。年末农机总动力161万千瓦。全年农业生产用电量257.9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6.3%。第二产业2014年工业增加值总额为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5亿元,增长35.3%。其中,水电行业增长19.2%,高能源行业增长37.0%,纺织行业增长32.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达到34.3亿元,增长36.4%;主营业务收入365,438+0.765,438+0亿元,增长24.2%;利润总额654.38+0.03亿元,同比增长465.438+0.8%;利税总额654.38+0.93亿元,同比增长54.8%。产品销售率达到97.85%,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12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年末合格建筑业企业2家,总产值1亿元,增长53.8%。房屋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增长15.9%;房屋竣工面积131万平方米,增长23.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2万平方米,增长51.6%。第三产业中的国内贸易和旅游业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经营区位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4亿元,增长1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26亿元,增长12.8%。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商品零售额521.1.6%。全年接待游客70.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8%。旅游总收入4.28亿元,增长90.5%。2014年度,引进外资总额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省外引进25.47亿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2.5%。全年进出口总额4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9.5%。其中,出口额为654.38美元+0.9万美元,下降75.3%;进口额为465万美元,增长2065438美元,增长0.9%。2014年末,各级各类学校50所,在校生15788人,教职工1302人,其中专任教师1220人。* * *小学9所,在校生1085人,在校生69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2,在校生1346人,在校生4058人。学前教育机构28所,在校生2692人,在校生3241人。普通高中1,536人,1543人。截至2014年底,全县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其中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40个。年末有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农村广播“村村通声音”建成投入使用,无线数字电视全面开通。年末全国共有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广播电视台1个,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个。广播综合覆盖率95.0%;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0.0%。有线电视用户12500户。卫生2014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9个(其中村卫生室34个,个体诊所90个),其中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个;现有床位7765438张,卫生技术人员378人,其中执业医师112人,执业助理医师53人,注册护士155人。妇幼保健机构1,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人,注册护士12人;乡镇卫生院9所,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5人,注册护士38人。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98.8%和65.2%。甲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72.81/65438+万。新农合覆盖所有农业乡(镇),年参合率99.7%。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65.2%。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89.8/65438+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为2.82‰。科技2014县* * *申请专利11。新增两个专利实施项目。全县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1个,市级科技项目4个,到位项目资金189.9万元。全面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庐山科技馆顺利开馆,全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体育健身项目投入增加,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2014年,建成50条全民健身路径,当年新建8条。新建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年末全县有健身房1个,健身房对外开放2万人。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9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工资性收入16064元,增长7.9%。人均消费支出5406元,下降41.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2%。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11元,比上年增加914元,增长12.4%。其中,工资性收入4812元,增加1283元,增长36.4%;家族企业净收入2428元,增加296元,增长13.9%;财产性净收入231元,增加148元,增长178.3%;840元的转让净收入减少865,438+03元,下降4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03元,增长1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2%。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6500人(含退休人员9517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00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0800人,参加失业保险2783人(不含失地农民),参加工伤保险5239人,参加3617人全年城镇居民3609人,农村居民5845人。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00.67元和90.43元,分别比上年提高0.16元和5.13元。将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共有726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07人,集中供养率为42.3%。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为313张。农村困难人口平均达到213.75元,比上年增加34.1元。历史文化鲁山县建于秦与巴蜀合并之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该郡为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所建,故又称“江城”。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范敏雀、石刻、凭祥楼、清源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晖石棺。八月灯会(含芦山灯会、芦山清潭)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樊哙县博物馆现有文物9000余件,特别是汉代文物,汉代的石兽占全国同类文物的一半以上,所以鲁山又被称为“汉代文物之乡”。1992,庐山被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4,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县。2008年5月12,14: 27: 59.5,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景点有芦山县灵鹫山、大雪峰原始森林景区,列为地级风景名胜区。鲁山县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石刻博物馆、范敏碑、萍乡楼、王晖石棺和陈列馆中的艺术珍品。荣誉称号2017 12 14、芦山县被授予四川省第四届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