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有多少本书?它在哪里?
学校地址: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善娟大道中段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前身湖南同德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7、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命名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基础条件过硬。学院东、西校区位于常德市江南城,规划总面积2100亩。现已征用1057亩(已发土地证743亩),建筑面积30.8万多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5.25亿多元。学院树木葱郁,鸟语花香,亭台楼阁充满了明亮与生机,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学院设有农林科技等6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艺术设计、机械电子、汽车修理、农林牧渔等20多个专业。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86人,副教授146人,博士18人,硕士130人,占总数的43%。有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个民族的8000多名本科生和专科生,从事教育、教学、训练和体育工作。藏书80多万册,配套电脑3000多台,宽带网络闭路电视覆盖全校。建校以来,已培养大专、中专毕业生3万余人,短期培训技术人员3万余人,学生就业率达96%以上。
注重人才培养。学院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党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保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学院秉承“勤学、守信、立志”的校训,实行“产学研用”的办学模式和“六专(学、工、企、业、创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好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深化“培养模范公民”的理念,注重教学改革,采取“订单式”培养。面向岗位设置课程,注重实践,注重教育,注重就业育人,坚持科学发展,稳步提高素质,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大量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两级或两级以上技能证书。学院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和思想品德千分考核制,提前教育学生做人。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办学的文化品位,把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时刻受到先进进步文化的熏陶。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开展并参与省、市级研究,积极撰写论文,取得了大量丰硕成果。仅2013年就获得市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0多项,国家专利50多项,其中授权专利30多项,中央支持项目2项。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目前,协会团体发展到60多个,3000多人。每周都有活动,每月都有精彩活动,成为教育教学自律和发展的有力帮手,发展个人爱好和展示才华的良好平台。学院社区管理中心及五个社区连续三年获全国先进,获此殊荣。
强大的后勤支持。学院高度重视后勤服务,全院狠抓管理,全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营造良好的安全生活环境。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阳光充足通风,可容纳数万人同时就餐,院内学生可在20分钟内吃完;铺设燃气管道,确保作业现场和环境的安全;购买全自动洗碗机、消毒洁具和统一餐具,学生无需自带餐具,餐具每餐后消毒,学生吃得舒服,用得放心;同时购买大量防蝇、防蟑螂、防鼠、防虫设备,做到无菌无污染;所有材料都是定点采购,签订安全合同,从源头上保证了一切的安全。所以20年来食品安全没有出现不良问题和安全事故。2012年,学院获得第一批“省校示范食堂”,全省只有30家。
荣誉随之而来。由于办学认真,教育扎实,学院及办学者获得荣誉称号150多项,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办学先进单位,被授予“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内涵建设优秀学院”、“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花园式单位”副主席齐淑兰被授予国家级、省级“三八红旗手”、“省市区级十大杰出妇女”、省市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省人大代表。 李少福董事长被授予省级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第二届全国黄炎培优秀校长奖、首届省级黄炎培优秀校长奖、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校长、省级民办学校优秀组织者、常德市十大办学英雄等荣誉称号。院长关被授予“全国林业有突出贡献专家”、“常德市十大杰出科技工作者”、“常德市首届教育突出贡献奖”。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为原湖南同德职业学院题写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