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餐厅被恶意投诉怎么办?

法律支持我们举报一些违法行为或违规行为。对于公正的报道,法律是非常支持的。但是对于那些别有用心或者想报复别人的人,他们会通过恶意举报的方式来攻击别人。恶意投诉,谁都恶心。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就没事。如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将会受到道德甚至法律的制裁。那开餐厅被恶意投诉怎么办?我来为你回答以下问题。一、开餐厅被恶意投诉怎么办?

建议报警处理。

公安机关核实后确认举报人有恶意的,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举报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询问和调查,举报人的行为对举报人造成损害的,可以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侵害民事权益的,应当依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和财产权。

二、恶意举报的处罚后果

如果对方不如实举报,涉嫌诬告陷害,情节严重,你涉嫌犯罪,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方构成诬告陷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恶意投诉是指投诉人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颠倒是非,捏造事实,向有关部门举报虚假内容和不存在的问题。也指个别消费者提出不合理要求,行为明显不合理,语言粗暴,尽管合理耐心解释仍发生投诉。恶意举报,造成国家人力财力的浪费,更不用说,给被诬陷者的名誉和精神创伤了。更严重的是:如果处理举报的执法者像马孜一样不懂法,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为被举报的是法律行为人,和被举报的是违法者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

诬陷诽谤罪有两个基本要件:捏造事实和主观故意。

第三,如何预防

根据恶意举报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不难看出,虽然恶意举报的原因是多层次的,现阶段完全解决不现实,但通过完善制度、改革现有执法检查方式、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恶意举报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建立奖惩结合的举报受理制度,明确举报人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举报人的举报行为:

一方面明确了举报人的权利,举报属实的可以给予举报人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比如颁发荣誉证书、表扬信或者65438+查处违法行为金额0%-5%的奖金,奖金可以封顶。

另一方面明确了举报人的义务,要求如实提供身份证明、实际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如实陈述举报情况或者一些简单的证据材料。

当然,执法部门应该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建议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明确对恶意举报的处罚方式。比如给被举报单位造成损失的,被举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举报人要求赔偿,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出庭作证;对恶意举报不正当竞争的,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查处;利用恶意举报胁迫他人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必须注意的是,恶意举报一定要认真识别,主观意图一定要明确。对于那些只是通过道听途说或者出于善意急于立功却产生误解的人,还是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应该乱处罚。

以上是关于如何处理开餐厅恶意投诉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老话说“勿以小恶而为之”。也许在很多人心里,举报一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他有没有,查出来就没事了。但不管是谁,不管有没有罪,被别人说坏总是不舒服的。所以大家不要因为个人恩怨而恶意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