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键盘的类型
优点:易清洗,不粘钉。
缺点:键帽小
手指粗的男人不适合用孤岛键盘,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04年,索尼VAIO X505就使用了这种键盘结构,索尼称之为隔离键盘,但当巧克力成为时尚时,这种键盘结构就被巧克力化了。所以,现在说巧克力键盘,大家都要有点常识。这个键盘的创始人应该是索尼。然后,苹果笔记本全线采用了这种设计,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巧克力键盘是苹果的发明。小岛键盘的凸起纹理就不用说了,巧克力味最浓,凸起的巧克力键帽让这款键盘看起来非常抢眼。同时,孤岛键盘具有整体厚度较低的优势,这在超薄机型和小屏上网本中表现明显。但是键帽之间有明显的缝隙,看起来很漂亮(对于女生来说),清洗起来也方便很多。同时,海岛键盘的键帽间隙较大,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女生来说更容易上手,既能减少输入的错误,又能避免指甲卡在键盘间隙时的尴尬。所以,海岛键盘成为了时尚和超薄本的象征。但是按键本身小,缝隙大,对于手指比较粗的男性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其实这也是很多男性用户不喜欢用索尼笔记本的原因。
2个弧形岛键盘
优点:易清洗,不粘钉,曲面感好。
缺点:键帽还是小。
在联想新推出的ThinkPadEdge系列和X100e系列中,我们看到了独特的设计。这些笔记本的键盘虽然是典型的孤岛键盘,但在细节上与索尼、苹果键盘有所不同。它融入了更多传统键盘的元素,比如孤岛键盘的弧形键帽外观,2.5mm长的按键更接近传统键盘。敲击起来也更加舒适,出色的回弹手感让键盘手感堪比传统ThinkPad经典键盘,大大缓解了部分用户尤其是ThinkPad老用户难以适应巧克力键盘扁平键帽的困扰,增加了孤立键盘的应用范围。
不过严格来说,这种按键设计在视觉上还是给人“太小”的感觉。当然,如果机身放大,键帽也可以适当放大。
3平面浮萍键盘
优点:外观酷炫
缺点:键帽不够稳固,容易误触其他按键。
宏碁的时间轴系列率先提出了浮萍键盘的概念。这个键盘有一个浮动结构和一个巧克力键帽。但是只要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浮萍键盘的键帽只是一个扁平的片,而不是像孤岛键盘那样的立方体。正因为如此,浮萍键盘的底面不需要开槽来配合键帽。
浮萍键盘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酷。由于键盘表面只是平板结构,中央支撑点隐藏在键帽下方,让人感觉键盘是由一片片浮萍支撑在笔记本的C面上,科幻味十足。这种特殊的结构也让浮萍键盘感觉特别,触发力小,键帽反应快。当然,这样的设计谁来买单,还要看用户的喜好。
浮萍键盘也有一些问题。因为键帽和键盘底部的缝隙很大,两个键之间的缝隙也很大,所以不仅灰尘,甚至一些大的杂物,比如食物残渣,小螺丝,都有可能被扔进键帽和底部的缝隙里。这样不仅会影响笔记本的清洁度,一旦有大的杂物进入,还可能导致键帽被卡住。
同时,由于键帽与卡槽之间没有限位功能,使用时键盘仍有左右晃动的感觉;还有,按键太紧容易让手指大的用户在按键后误触其他按键。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浮萍键的键程一定不能长,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其实市面上也有键程长的平面浮萍键盘型号),这也对厂商的设计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步浮萍键盘
优点:键帽大,手感舒适。
缺点:视觉上有点硬。
最近又一款浮萍键盘开始风靡笔记本市场。不过与传统的宏碁浮萍键盘不同,这款浮萍键盘也算是一种进步。以图片中的这款产品为例,它的键盘部分更像是在传统键盘的基础上对键帽的改进,将传统笔记本上的平面键盘换成了方形阶梯巧克力形状,将笔记本的键面上的曲面改成了平面设计。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仅会让键盘呈现出平整的干净感,而且按键之间的缝隙还很小,不容易积灰;此外,相比宏碁小巧光滑的平面浮萍键盘,阶梯式的浮萍键盘使得手指触摸的键帽之间的距离人为增加了一点,从而避免了按压时误触其他按键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阶梯浮萍键盘可以让键程更大,手感更好。
不过这个键盘上出现太多方块,视觉有点僵硬。当然也要看个人喜好。
5个弧形浮萍键盘
优点:弧形键帽贴合手指,有稳定的触压感。
缺点:还是需要控制击键。
惠普还为我们带来了改进的浮萍键盘,比如惠普2140上使用的键盘。和传统的浮萍键盘一样,没有C面基板,但是键帽是弧形的。
这种键盘设计的好处在于,既保证了键盘的密度,避免了灰尘的进入,又依靠弧面将手指的触摸点集中在键帽的中心,不会使按键在按下时“错开”。总的来说,这种弧形浮萍设计的优点是贴合更多手指,触摸压力稳定,造型非常美观。
但类似于传统的“宏碁浮萍键盘”,并没有解决键位问题:如果键位稍长,可能会碰到其他键,厂商还是需要精确控制键盘的键位。
6宽触摸和漂亮的键盘
经过进化,东芝给自己的巧克力键盘起了个好名字——全触控,漂亮的键盘。这个键盘也和它的名字一样简单易懂。宽触:键面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而是更宽的长方形,使得手指的接触面更宽。罗莉分为“齐整”和“亮色”:齐整表现出按键反弹容易、清脆的特点,亮色则是东芝偏爱使用仿珐琅的涂料作为按键涂层,使整体有光泽而不粘手,体现出高贵与明亮。
这款键盘也是基于巧克力键盘,变化的关键是“广触”二字。针对容易误触的缺陷,东芝首先将按键设计得更宽,然后在左右两边画了一个细槽。这样宽度还是可以充分支撑手指的力量,保持稳定,而旁边的细槽没有中间那么平整,会传递一个信息“喂,这已经是边界了,注意!”这样手指每次离开位置都会下意识有意识的调整,下一次出错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个设计很精妙。其实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而是自然而然的做出了调整,这完全是下意识的。
虽然没有信息显示这种键盘设计属于东芝的专利,但是市场上也没有其他厂商模仿或应用。好的东西没有被抄袭,应该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