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树的叶子可以不停地滴下小水滴。站在树下感觉像是毛毛的雨!这是什么树?
在南美等一些热带地区,有一种所谓的“雨树”,高约20米,平顶伞冠,最大扩展面积30米。这种树下雨的原因在于它奇特的叶子。长约40厘米的“雨树”叶子呈碗状,掉落在叶子上的液体会聚集在一起。到了晚上,叶子会被卷起来,裹在聚集的液体里。白天气温高时,树叶会慢慢散开,积聚的液体溢出树叶,形成所谓的“雨”现象。
无独有偶,在浙江宁海的天明山温泉景区,也有两棵会下雨的怪树。这两棵树,其中一棵是檀香树,生长在半山腰,地势较高。据在附近工作的人说,从开春开始就断断续续的下雨。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除了这棵檀香树,水库下游的一棵冬青也有这种能力。据知情人介绍,有时候会下一整天的雨,雨量有大有小。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植物学家倪穗副教授认为,这大多与树木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特殊结构有关。倪教授说,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每一种植物都有一种蒸腾拉力,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植物从地下吸收水分,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植物滴水现象多发生在水分充足的生长环境中。夏季光照强烈时,蒸腾作用会加强,植物的吸水能力在夜间会变得特别强,有时可能会吸收过多的水分,白天会从叶片边缘的排水孔排出。同时,储水能力弱、蒸腾作用弱的植物,也会因为吸水过多而无法蒸腾,形成滴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