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转基因大豆是怎么产生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孟山都公司的研究人员从矮牵牛中克隆了抗性基因(EPsPs基因),并应用质粒介导的DNA转移技术控制矮牵牛质粒(caMv)中的35s启动子,将EPsPs基因导入大豆基因组,从而培育出抗草甘膦大豆品种。转基因大豆可以抵抗除草剂草甘膦(毒滴混合物)。草甘膦会杀死普通的大豆植物和杂草。这种大豆被称为转基因大豆。这种转基因大豆于1994获得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较早成为商业化大规模推广的转基因作物之一。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非选择性除草剂Rwndup具有高度耐受性。田间施用草甘膦除草剂不会影响大豆产量。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转基因大豆,如高蛋氨酸大豆品种,但转基因大豆的毒性和安全隐患一直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