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从勇的成就之路
6月生,1942,11,山东即墨人,化工分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杭州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7月山东海洋大学化学系毕业,1965;1965年8月至1970年2月,在国家海洋局工作;1970年3月至1982年3月在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工作;期间参加了1967全国海水淡化战役;2月1982-3月1984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深造;65438年6月至0984年4月在国家海洋局杭水处理技术R&D中心工作;1991年研究员,曾任水处理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科委主任;1998至今,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3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至今,浙江工业大学全日制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从事功能膜及工程技术的研发工作。在膜分离研究开发方面,先后参与、组织、承担并完成国家、浙江省、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十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浙江省“七五”、“八五”不对称及复合膜、组件开发专项四项,CTA中空纤维膜开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复合膜关键材料及成膜机理两个项目,留学回国人员资助的荷电膜及其性能研究一个项目。 1984主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盐度苦水淡化用反渗透膜及组装器的研究”,1992与其他三个课题合并为“国家反渗透膜装置及工程技术开发”项目;承担国家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荷电膜及其性能研究”;2002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海水淡化软项目和浙江省两项科研项目。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将膜分离与优先吸附和传递促进、膜与生化和催化、膜与水资源和环境、膜与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相结合。CTA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及组件研究成功并产业化,效益显著;芳香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荷电膜、多元合金膜等几种不同孔径和亲水性的新型膜品种已开发成功并得到推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于TMC的合成和多胺在复合膜中的作用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功能膜新单体和新功能的开发。纳滤的研发最早在国内进行,开发了几种纳滤膜并成功应用于一些新型工业过程。“国产反渗透装置及工程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另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十余项。发表论文和会议报告近200篇,翻译专业书刊1种,主编专业书刊4种,其中2种为主编之一。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海水淡化与水回用学会、浙江省膜学会理事长,《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回用》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