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正规品牌的车载充电器?
如:手机、PDA、GPS等。车载充电器不仅要考虑锂电池充电的实际需求(恒压CV、恒流CC、过压保护OVP),还要考虑车载电池的恶劣环境(瞬态峰值电压、系统开关噪声干扰、EMI等。);因此,车辆充电方案中选择的电源管理IC必须满足耐高压、高效率、高可靠性、低频(有利于EMI设计)的要求。
常见的汽车充电方案简介如下:
[1]单片机34063A实现的低端汽车充电方案示意图
优点:成本低;
缺点:
(1)可靠性差,功能单一;没有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安全措施;
(2)虽然输出的是DC电压,但是控制输出恒流充电电流的方式是最大开关电流峰值限制,精度不够高;
(3)因为34063是1.5A开关电流PWM+PFM模式(内部没有误差放大器)
车载充电方案输出的DC电压电流纹波比较大,不够纯净;输出电流能力也很不错。
极限;(常见于300 ma和600 ma之间的低端汽车充电方案)
[2]34063+NPN(NMOS)用于电流扩展的车辆充电方案示意图。
优点:在[1]方案的基础上,对电流进行扩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电流容量需求。
缺点:【1】方案也有类似的缺点。
[3]使用2576+358+稳压器示意图。
优势:
(1)由于2576内置了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安全措施,与358(双运算放大器)结合实现了恒压CV、恒流CC、过压保护OVP等功能。实现了一种可靠、安全、完善的锂电池充电方案。
(2)由于2576是固定的52K PWM转换器,车载充电器的EMI设计相对容易。
(3)因为2576和358都是40V高压双极工艺制造,所以更“扎实”。
(4)此方案常用于0.8A ~ 1.5A的车载充电器;
缺点:
(1)系统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2)恒流CC和过压保护OVP是通过358的输出控制2576的EN来实现的,所以充电电流纹波比较大,CC和OVP的响应速度不够快(通过切换2576是否工作来实现)。
[4]单车充电IC XL4002的XLSEMI设计原理图
基于车辆充电领域的系统需求,提供了一系列专用于车辆充电方案的单芯片IC;除了常规的过流保护、过温保护和输出短路保护外,还内置了锂电池充电专用的CV、CC和OVP。相当于将方案[3]中的2576+358+稳压器等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I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