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的办学条件
材料科学、化学工艺、化工过程机械、油气储运工程。
部级重点学科:
应用化学(精细化学品)学科、油气储运工程学科。截至2014年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工程领域7个,艺术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科类别学科类别一级学科代码,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名称博士08工科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硕士07理科0703化学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2。物理070205凝聚态物理08工程0802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与理论080204车辆工程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材料科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0805Z3光伏材料与器件99J2光电信息材料0805Z1生物材料0807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080702热能工程080706化工过程机械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Z1智能感知与互联技术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化学工程081702化工过程。081703生物化学081704应用化学081705工业催化0817Z1制药工程0820石油天然气工程082001油气井工程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3油气储运。工程0820Z1石油天然气工程安全技术0820Z1石油天然气工程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利用99J1数字石油天然气工程与控制083001环境工程0820Z2环境科学0830Z1土木环境工程0835软件工程。083500软件工程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99J3食品安全085204工程硕士085216化学工程085229环境工程085206动力工程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6 5438+02管理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654338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市(地)级科研平台和机构。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部):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工程中心:
江苏油气井口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兽用抗寄生虫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特种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工业自动化热工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常州市级科研平台和机构:
常州市精细化工新技术开发重点实验室、常州市新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州市高分子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橡塑密封与阻尼工程技术中心、常州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粉体应用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特种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生物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2013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863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三大检索论文469篇,申请发明专利495项,获得资助215项,年度获得经费超过。
“十一五”以来(2006 ~2010),我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5项。曾被江苏省政府评为“十一五”成就显著高校,三次被评为“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同时。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末,学校图书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藏书100多万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重要学术会议论文、国内标准和SDOS爱思唯尔外文期刊等国内外全文数据库,专利文摘、科技成果、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内外二次文献数据库。
学术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常州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领域。是美国化学文摘、美国ulich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的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常州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涵盖社会科学领域,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精选)馆藏数据库、万芳数据-数字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电子期刊-CEPS。国际汇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进程。学校注重中外合作、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芬兰、瑞典、俄罗斯、日本、泰国、香港和台湾省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在华东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泰国研究中心。与加拿大圣民用大学、爱尔兰菜单大学、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项目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师生出国交流日益频繁;留学生规模在扩大,国家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