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如何安装
a、安装镜头
相机只有装上镜头才能使用。一般要根据应用场合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镜头,如定焦镜头或变焦镜头,手动光圈镜头或自动光圈镜头,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或长焦镜头。另外,还要注意镜头和相机的接口是C型接口还是CS型接口(记住这一点,否则直接把C型镜头拧进CS型接口相机可能会损坏相机的CCD芯片)。
安装镜头时,先取下相机和镜头的保护罩,然后将镜头轻轻拧入相机的镜头接口,使其就位。对于自动光圈镜头,镜头的控制线也要接在相机的自动光圈接口上。对于电动二变镜头或三变镜头,只要旋转镜头到位,暂时不需要校正其平衡状态(只需要在后焦调整完成后最终校正其平衡状态)。
b、调整镜头光圈和焦距
关闭相机上的电子快门和背光补偿开关,将相机对准要监控的场景,调整镜头的光圈和对焦环,使监视器上的图像最佳。如果在照度变化较大的场合使用相机,最好连接自动光圈镜头,关闭相机的电子快门开关。如果选择手动光圈,就要打开相机的电子快门开关,在应用现场最亮(环境光照度最大)时,镜头的光圈尽可能大,成像仍然最好(图像不能太白过载),调整镜头。只需安装保护盖和支架。因为光圈大,景深比较小,所以对焦要尽可能照顾到整个监控现场的清晰度。当现场照度降低时,电子快门会自动调慢,更大的光圈,依然可以满足成像。
在上面的调整过程中,如果在光线较亮的时候不注意把镜头的光圈开得尽可能大,而是把它关得比较小,相机的电子快门就会自动低速调整,这样你还是可以在显示器上形成比较好的图像;但光线较暗时,由于镜头的光圈比较小,电子快门已经处于最慢速度(1/50s),此时成像可能会较暗。
C.后焦距的调整
后焦距也叫后焦距,是指当安装一个标准镜头(标准C/CS接口镜头)时,拍摄场景的图像正好可以形成在CCD图像传感器的靶面上。一般相机的后焦距在出厂时就已经调好了。所以在匹配定焦镜头的应用中,一般不需要调整相机的后焦距。
在某些应用中,当镜头对焦环调整到极限位置时,可能会出现图像仍然不清晰的情况。这时候就要先确认镜头接口是否正确。如果确认,需要调整相机的后焦距。根据经验,在大多数相机配备电动变焦镜头的应用中,往往需要调整相机的后焦距。
调整后焦距的步骤:
(1)将镜头正确安装到相机上。
(2)将镜头的光圈开得尽可能大(目的是缩小景深以准确找到成像焦点)。
(3)通过放大将镜头推至Tele状态,拍摄10m以外的物体特写,然后调整焦距,使特写图像清晰。
(4)缩小,与上一步相反,将镜头拉回到广角状态,此时画面变成包含上述特写对象的全景图像,但此时不能再进行对焦调整(注意:此时图像变模糊,不能调整焦点),而是准备下一次后对焦调整。
(5)松开相机前端用于固定后对焦调节环的内六角螺钉,旋转后对焦调节环(对于没有后对焦调节环的相机,直接旋转镜头带动内置后对焦环),直到画面最清晰,然后暂时拧紧内六角螺钉。
(6)再次将镜头推至望远状态,看刚刚拍摄的特写物体是否依然清晰。如果不清楚,重复上述步骤A、B和C..
(7)一般只需要一两轮就可以完成后焦调整。
(8)拧紧内六角螺钉,将孔径调整到合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