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华的主要成就
在这些项目中,叶少华担任了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沃土项目一期-654.38+10万吨/年转鼓造粒法复合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微机自动配料技术;转鼓造粒、转鼓干燥、多重筛分、成品冷却、包膜、自动计量包装的工艺流程,使公司复合肥生产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沃土项目二期——654.38+10万吨/年尿基复合肥项目,采用自动配料、尿基熔融喷浆、转鼓造粒、低温大风量双转鼓干燥工艺,成功解决了尿基肥料不易干燥的物理特性,使公司成功掌握了一种新型复合肥生产技术,使公司进入了国内复合肥生产的先进行列。两个新建30万吨硫酸项目采用美国FOXBRO公司的DCS控制系统和浙江大学的中控,体现了国际现代技术水平。公司以前每年生产654.38+0.9万吨硫酸,需要200人,而两个系统和维修工只需要50人。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为企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规模和档次,提高了生产设备的科技含量,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为公司化肥生产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奠定了基础。
叶少华作为公司主管基建的常务副总经理,是公司重大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或总指挥。从2004年至今,先后完成建设项目6543.8+0亿。施工中,他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各项工程任务。作为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叶少华还分管公司的企业管理,主要负责经济责任制的制定和考核。他努力向管理要效益,牢牢把握经济责任制考核这条主线,强化“公开考核、模糊分配、拉开差距、强化监督、吨产品费用包干”的考核思路;将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大修费、折旧费与分厂经济责任制灵活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涪陵化工成功克服了2006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百年一遇的高温晴热天气对企业的影响;克服2007年贵州等地雪灾冰冻天气造成的停电和原料供应紧张的影响;2008年,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的管理利剑,积极推行精益管理,加大经济责任制执行力度。完善煤炭管理制度;备件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备件等生产资料的实际资金占用,从去年的300万元降低到-200万元左右。积极创新方法,降低成本。比如在硫磺和液氨价格较高时,用硫酸钠或硫酸铵作为添加剂替代部分硫酸,用碳酸氢铵替代部分液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维持企业的生产。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化肥市场继续在底部运行。他加强内部管理,实行以旧换新、按需使用的管理模式,使公司生产资料收集费降低了34.6%,改进了技术,降低了成本,有效抵御了金融危机。
叶少华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企业化肥总产量从110000吨增加到1500000吨,销售收入从不足1亿增加到40亿元,专利总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