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s流量攻击DDoS流量攻击监控
“DDoS攻击防护”是对抗大规模流量爆炸的双管齐下的策略,否则会破坏网站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DDoS预防和DDoS缓解;预防措施包括“强化”服务器安装或数据中心,这是穿透和监控攻击迹象的最常见方法,而缓解措施描述了转移恶意流量的方式,因此它不能停止网站和服务器的运行。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独立防止DDoS攻击。预防问题的步骤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你可以在开始之前阻止一些攻击。一旦“为时已晚”,时钟从网站宕机开始计时,局势控制成本迅速上升。
pcdn专项整治是什么?
Pcdn专项整治是一种基于P2P技术的低成本、高质量的内容分发网络服务,通过挖掘和利用边缘网络的海量碎片化闲置资源来构建。
pcdn专项整治适用于视频点播、直播、大文件下载等业务场景。
pcdn专项整治的优势:
第一,支持全面
1,提供强大易用的SDK,支持Android/iOS/OTT/Flash平台下的点播、直播和大文件下载服务,接口统一,各终端平台简单适配;
2.支持mp4/hls/flv点播、hls/flv直播等多种资源格式类型;
3.提供管理控制台和丰富的OpenAPI接口,让用户轻松实现快速配置和实时监控;
第二,技术领先
1,全国部署百万级服务节点,融合CDN和P2P技术,实现多级网络加速;
2.自主研发业界领先的节点调度系统,拥有100+核心技术专利,实现百万量级的节点全局调度,以最优路径完成数据传输,就近访问,保证配送服务质量;
3.同时支持自动发现缓存机制、手动预推送机制等多种内容缓存方式。
4.充分发挥P2P技术的特点,在并行传输、弱网络优化、下载加速等方面优势明显。
第三,体验质量
1,支持主流终端平台和主流内容格式的加速分发,均可达到等同于CDN的用户体验指数;
2.针对移动端的多重优化,支持纯内存模式,无需读写TF/ROM,系统资源占用极低,功耗基本无差异;
第四,系统安全
1,全面整合阿里云CDN的安全防护机制,在防盗链、抗DDoS攻击、数据安全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SDK采用加密认证机制,防止非法访问;
3.P2P节点缓存使用高强度加密来防止内容被篡改。
dns防护怎么做?
1.授权dns服务器限制名称服务器的递归查询功能,递归DNS服务器要限制递归访问的客户端(白名单IP段启用)。
2.zonetransfer在限制区域传输,在主从同步DNS服务器范围内启用白名单。不在列表中的DNS服务器不允许同步区域文件。
允许传输{ };
允许更新{ };
3.启用黑名单和白名单
已知攻击IP被bind列入黑名单,或者防火墙上禁止访问;
设置允许通过acl访问的IP网段;
设置允许通过acl访问的IP网段;设置允许通过acl访问的IP网段;
4.隐藏BIND的版本信息;
5.根绑定;具有非超级用户权限;
4.隐藏BIND的版本信息;
5.根绑定;具有非超级用户权限;
6.删除DNS上不必要的其他服务。创建DNS服务器系统不应该安装Web、POP、gopher、NNTPNews等服务。
不建议安装以下软件包:
1)X-Windows及相关软件包;2)多媒体应用软件包;3)任何不必要的编译器和脚本解释语言;4)任何未使用的文本编辑器;5)有害的客户端程序;6)其他不必要的网络服务。保证域名解析服务的独立性,运行域名解析服务的服务器不能同时开放其他端口的服务。权威域名解析服务和递归域名解析服务需要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独立提供;
7.使用dnstop监控DNS流量
# yuminstalllibpcap-deven curses-devel
下载源代码/tools/dn stop/src/dn stop-20140915 . tar . gz。
#;
9.增强DNS服务器防御Dos/DDoS的功能。
使用SYNcookie
添加backlo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量SYN请求造成的TCP连接阻塞。
缩短重试次数:Linux系统默认的tcp_synack_retries是5次。
极限同步频率
防范同步攻击:# echo 1 & gt;/proc/sys/net/IP v4/TCP _ sync ookies将此命令添加到文件/etc/rc.d/rc.local中;
10.:监控域名服务协议是否正常,即使用相应的服务协议或使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向服务端口发送模拟请求,分析服务器返回的结果,判断当前服务是否正常,内存数据是否发生变化。有条件的话,在不同网络部署多个检测点,进行分布式监测;
11.提供域名服务的服务器数量应不少于2台,建议独立名称服务器数量为5台。建议将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网络环境中;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尽可能检测中间人攻击;在域名服务系统周围部署反攻击设备,应对这类攻击;使用流量分析等工具检测DDoS攻击,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12.:限制递归服务的服务范围,只允许特定网段的用户使用递归服务;
13.:重点监控重要域名的分析结果,一旦发现分析数据发生变化,及时给出报警提示;部署dnssec;
14.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和日志管理系统。应保留所有最近3个月的分析日志,建议对重要域名信息系统采用7×24维护机制,应急响应时间不晚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