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醴陵湖南醴陵瓷器
醴陵市是湖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株洲市管理,位于湖南省东部,总面积2156.46平方公里。醴陵市东邻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上栗县,北接浏阳市,西接株洲市芦淞区、禄口区,南接攸县。醴陵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19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醴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貌以山地、丘陵、山坡为主。醴陵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漓江书院、宋陈明庙、醴泉古井、状元、奇峰和云岩寺。在醴陵市,浙赣复线贯穿东西,醴陵-茶陵线贯通南北,距离株洲站仅40公里。沪昆高速铁路、沪昆高速公路、106国道和320国道纵横交错。
湖南省简介
湖南省,简称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东邻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接广东、广西,北邻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呈马蹄形地貌,三面环山,向北开阔。它由平原、盆地、丘陵、山脉、河流和湖泊组成,横跨长江和珠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湖南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有华南虎、云豹、麋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有维管植物1089属5500余种,占热带属的47.9%,其中包括南方红豆杉、冷杉资源、皂荚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醴陵
醴陵在哪个省市?湖南省株洲市。
醴陵市是湖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株洲市代管,位于湖南省东部,总面积2156.46平方公里。醴陵市东邻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上栗县,北接浏阳市,西接株洲市芦淞区、禄口区,南接攸县。醴陵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19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醴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貌以山地、丘陵、丘陵为主。醴陵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漓江书院、宋陈明庙、醴泉古井、状元周放、文奇峰、云岩寺等。在醴陵市,浙赣复线贯穿东西,醴陵茶涪陵线连接南北。
位置上下文: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中部,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接壤,东北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接壤,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西与禄口区接壤,南与攸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3 9 ' 49 "-13 45 ' 43 ",北纬27° 22 ' 15 "-27° 58 ' 7 ",南北长66.75km。
全市总面积2156.46平方公里。醴陵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木本植物727种,森林覆盖率5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以上。
醴陵有哪些旅游景点?醴陵的旅游景点有李故居、新世纪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谷、漓江书院等。
李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故居位于醴陵城内,东西向,黄色围墙,八字柴门。共有32栋房屋,为单层四合院式住宅,土木结构。陶瓷博物馆新世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优秀涉外旅游景区,是全国首家瓷酒文化艺术博物馆,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艺术交流、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陶瓷文化教育基地。
中国陶瓷谷,国家3A级景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之一,致力于成为世界级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2015陶瓷艺术城入选“美丽中国——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纪念册”,张家界景区作为湖南两张旅游名片。
湖南的食物
剁椒鱼头:只需简单的三个步骤:腌制、蒸熟、泼油,就能轻松让一盘又红又诱人的剁椒鱼头出现在餐桌上。而且鱼肉软滑嫩滑,剁椒很好吃。腌制:将胖乎乎的鱼头洗净,从鱼嘴中间打开,搓盐、醋、料酒几分钟。鱼头上下放上姜丝,表面铺一层剁椒。
湖南小炒肉:湘菜馆在各地越来越受欢迎。湘菜也很不错,很多人爱吃剁椒鱼头的美味。但似乎只有鱼饿了。所以一般大家都会点另一道经典的肉菜,小炒肉。对于男人来说,是最好喝的配菜。而且非常好吃。虽然是五花肉,但是干,香,辣,肥而不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醴陵
湖南醴陵市属于哪个城市?醴陵是湖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株洲市管理。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1985撤县设市。因为盛产陶瓷和烟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是世界釉下彩瓷器的起源地,是中国“国瓷”和“红官窑”的所在地,是花炮创始人李纨的故乡。它还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烟花之都”。
醴陵名早于秦,郡址在东汉。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名。南朝文学家江淹曾任醴陵侯,朱、、左曾在醴陵漓江书院讲学。历史悠久,科教繁荣,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的称号。人文荟萃,群星闪耀。近代史上被称为中央苏区县和“民国将军县”。
醴陵陶瓷和烟花是千百年来的两大产业,陶瓷品种40多个,国家专利1500多项。电瓷约占世界市场的30%,日用瓷约占世界市场的11%,陶瓷出口占全国的40%。原釉下五彩瓷1915随茅台获得巴拿马世博会第一枚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巅峰”。
扩展数据
组织系统演化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中部郡。秦朝属长沙县临湘郡。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长沙临湘郡。汉后第四年(公元前184),长沙丞相刘悦被封为醴陵侯。美食城600座,后城建在砖埠古城村。
东汉时临湘县划出一部分给醴陵县,从湘南县划入部分地区。县城东邻江西省杨琪风景名胜区,西临湘江。据此,始立醴陵。三国时期,醴陵属吴国荆州长沙郡。隋朝属荆州长沙郡。大业三年(607),临湘改长沙县,醴陵撤并长沙。
唐朝,唐武德四年(621),醴陵郡从长沙郡划出。宋代属长沙县,潭州,镜湖南路。元代属湖广行省田林路。贞元年(1295)升为中州,历年(1328 ~ 1330)降为一县,郑铮二十四年(1364)又升为州。
明朝洪武二年改州为县,隶属湖广使臣斯坦州。清康熙三年(1664),属湖南常宝路长沙府。民国元年(1912),属湖南省湘江路。1937属于第一行政监管区。1949年7月,醴陵和平解放,隶属湖南省长沙地区。
1952,长沙地区更名为湘潭地区。醴陵属于湘潭地区。1959 65438+10月,禄口、姚家坝等镇***349.3平方公里纳入株洲市郊区管辖。1983年7月,醴陵县划归株洲市管辖。1985年8月撤县设市(县级市)。
百度百科-醴陵
醴陵市人民政府-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