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身份证照片有什么法律效力?如何补救泄漏?
个人信息泄露的补救措施:
个人信息泄露后,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如果有明确的侵权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的,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和财产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有:
1,停止侵权;
2.排除障碍;
3.消除危险;
4.归还财产;
5、退赔;
6.损失赔偿;
7.道歉。
扩展数据: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公共* * *场合的WiFi不要随意链接,更不要用这样的无线网络进行网购等活动。如果真的有必要,最好使用手机的3G或4G网络。?
2、手机、电脑等。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扫描一次特洛伊程序,尤其是在使用重要的帐户密码之前。每周定期查毒一次,及时更新安全软件。
3.不要随便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不要随便参加网上注册信息赠送的活动。
4.设置安全强度高的密码。不同的网站最好设置不同的密码。网银和网购的支付密码要定期更换。
5.尽量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模式,上网后注意个人使用记录。
6.去正规网站购物。看新闻或者浏览视频一定要去正规网站,有时候安装杀毒软件也不能保证电脑不会感染病毒。尤其是购物的时候,会涉及到网上支付。使用正规有保障的网站,安全系数更高。
7.不要随意打开陌生邮件。不要随意接收或打开陌生邮件,打开邮箱,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尤其是带有中奖或领奖等诱惑信息的内容。?
8.在处理快递单、账单、交通罚单时,最好先把个人信息涂抹出来再丢弃,或者定期收集销毁。
9、使用公共* * *网络工具时,离线清理痕迹。如果去复印店打印材料,打印后一定要退出邮箱。如果有QQ号,退出时要在登录区用“记住密码”更改电脑设置。
10.在网上评论朋友的微博、日志、图片时,不要随意留下朋友的个人信息,不要刻意发布他人的个人信息。
11.在网上留下电话号码。数字之间可以用“-”分隔,避免被搜索引擎找到。
12、身份证、户口本等有个人信息的证件一定要保管好。
13,微博有手机签到功能,可以显示机主位置。许多年轻人热衷于给他们的孩子拍照,父母也喜欢给他们的孩子拍照。这种手机签到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一方面暴露了个人隐私,如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另一方面,它可能会导致犯罪,所以你需要谨慎使用手机在网上签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个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