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免费OTA」是否有猫腻?

《电动车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又和大家见面了。上次,我和你谈到了软件的重要性。这次,我们来谈谈硬件。

现在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品牌,很多车企在发布新车时,车主权益里总会有一句类似“终身免费OTA”的话,给车主送去“定心丸”。

但这句简单的口号,其实是对车主的“服务承诺”。所以现在大家会经常看到特斯拉、韦小立等新品牌通过OTA升级系统,推出各种新功能,已经司空见惯。

车企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恪守对老车主的服务承诺。这就是智能硬件快速升级迭代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由于机型之间硬件水平的差异,其实很多时候,这些新版本的推送并不能每次都适用于所有机型。

以我们最熟悉的蔚来、小鹏、理想为例。

由于蔚来最早在早期的老款车型上使用高通820A芯片,后来针对车主的需求提供了8155芯片的硬件升级服务,所以在NT1.0平台上的866车型上有两种不同的使用820A和8155芯片的车型。

所以为了区分,蔚来根据硬件规格分为基于NT2.0平台的Aspen、Alder、Banyan***三个系统。为了同时维持三个系统的升级迭代,蔚来不得不成立三个独立的团队。

小鹏也有类似的情况。小鹏G3和P5都采用竖屏设计,而P7、P7i和G9都采用横屏设计,这意味着在修改系统UI和适配app应用时,自然需要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之前上市的G3和P7都使用了820A芯片,P5、G9和P7i都使用了8155芯片,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性能天花板不同。再加上不同车型之间辅助驾驶硬件的差异,自然会给后期OTA带来不小的工作量。

相比之下,理想在这方面要容易得多。除了起得比较早的李ONE,几款L系列新车型的智能驾驶舱功能几乎完全相同,驾驶辅助硬件也只是根据芯片和激光雷达的不同分为两类。这就大大减少了后期更新的工作量。

所以从后期维护和不断优化升级的角度来看,系统软硬件越一致,研发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反之亦然。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品牌会尝试对包括屏幕和芯片在内的智能驾驶舱硬件进行统一和标准化。比如氪、智机、樊菲等品牌也统一了智能驾驶舱的各种硬件规格。

不过,林克最近似乎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

为了尽快提升领克在智能座舱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在领克09上引入了基于高通8155芯片的全新LYNK OS N系统,另一方面在即将发布的领克08上采用了Antora 1000pro智能座舱和基于易卡通自研芯片的魅族Flyme Auto车载系统。

可想而知,LYNK OS N和Flyme Auto这两个基于完全不同硬件、由不同团队打造的系统,几乎不可能互相兼容或替换。

同时,不少雷克萨斯老车主反映,之前购买的一些搭载820A芯片的车型,不仅OTA次数少,应用软件更新也很慢。虽然LinkedIn官方已经做出了官方回应和解释,但是不难看出短期内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背后有很多故事,不想过多展开。但是同一个品牌,同时有很多不同的软硬件系统。虽然有很多历史原因,但客观上确实不合理。

相信在未来,如何同时开发、维护和更新系统,满足用户的期望,将是力克技术和运营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反,虽然奔驰、宝马、大众等传统品牌在智能驾驶舱方面还处于劣势,但多年的努力已经让他们非常清楚统一汽车系统软硬件标准的重要性,所以新上市的电动车都采用了相同尺寸的显示屏、车载芯片和操作系统。

实现“终身免费OTA”或许不难,但在车辆生命周期内实现“终身免费OTA”或许没那么容易。

本文来自车易号作者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请以任何形式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