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龙和他的“机器人基地”
于新龙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他不仅获得了免试读研的机会,自己的机器人公司也有了起步。
余新龙对电子研究感兴趣,业余时间喜欢做些小事情。2012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RoboCup中国公开赛。通过比赛,他看到了机器人行业的潜在市场,对开发机器人充满了热情。2012年5月,余新龙第一款产品发布——机器人控制器。控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制作完成后,他把产品挂在网上出售,很快他就以几百元的价格卖出了第一个控制器。在别人看来,一个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产品,以这个价格卖出去,已经相当不错了,但他觉得每一个小零件都是呕心沥血,从研发、元器件选择到焊接电路板,再到后期的功能调试,实际的辛苦比这个价格要重得多。
大三下学期,为了准备读研,机器人的研发搁浅了一段时间。研究生院确定后,他重操旧业,继续机器人的研发。
2012年5月,哈尔滨工程大学组织了一次科技成果转化会,于新龙带着他的作品“仿蜘蛛爬行机器人”参加了会议。团委向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推荐了于新龙的项目。经过一番交流,科技园觉得余新龙的项目很有市场和发展空间。考虑到R&D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他们为余新龙的团队提供了办公场所。此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创业联盟成立,于新龙的机器人公司成为联盟的第一家子公司。公司的产品也从单一的控制器发展到传感器、驱动器、通讯模块、机器人零件等产品。
团委给他找了专业老师指导,办理了正式营业执照。注册公司大致有15个流程。于新龙说,一个个跑下来,用了两个多月。10年10月28日,公司的营业执照终于下来了,于新龙的“哈尔滨奥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出来了。他们花了一周的时间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商标,最终的标志意味深长:半齿轮代表机械,闪电代表电子。闪电上的火花是奥运之火,寓意机械与电子的结合。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器人。现在,于新龙的公司不仅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官方企业,也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家由学生正式注册运营的公司。
余新龙的公司有官网,通过官网宣传公司。主要市场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产品通过代理商销售,远达欧美。现在他们的英文网站已经建立起来了,他们准备明年开拓海外市场。针对各类机器人比赛的增多,他所在的公司主要为参赛的中小学生提供移动平台、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等产品。齐齐哈尔朝鲜中学提供的简易机器人制作课程中使用的平台就是他的公司定制的产品。
每个行业都有竞争。余新龙说:“现在有些公司复制我们的商业模式,复制我们的产品。为此,我们不仅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寻求法律保护,还不断推出新产品应对竞争。在成长的路上,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希望对我们项目感兴趣的公司、企业、个人与我们合作。现在,我们正在招募人才,希望有更多的新鲜力量加入我们,* * *铸造我们的创业梦想!"
20多天前,余新龙领到了营业执照,他的“哈尔滨奥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有了正式的招牌。从最初的爱好到现在的职业,余新龙感慨良多。他用执着回应了创业路上的艰辛,他的创业故事诠释了大学生的成功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