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建筑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体量巨大,空间固定,生产周期长,单件性强,生产过程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一次性,不间断。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以往的“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建筑行业成为当务之急。
供应链管理在1建筑企业中的意义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SC),是指贯穿于大批量产品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加工制造到提交给客户的全过程,由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和业务伙伴组成的价值链。供应链制造(Supply Chain Manufacturing,SCM)是指通过前馈信息流和反馈物流和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起源于制造业,但它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专利,同样适用于建筑企业。建筑企业供应链是指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完成分部分项工程,最后交付,通过对总承包企业周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材料供应商、工程分包商、劳务分包商、设备租赁企业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络链结构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供应商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原材料送到施工现场,通过复杂的施工和生产过程生产出最终产品(房屋),然后将最终产品(房屋)卖给买家。原材料被运输、生产、再运输、再生产...并最终交付给客户。此外,建筑行业固有的施工周期长、队伍复杂、覆盖面广等特点,使得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供应链的链式结构,不确定性可能会像瘟疫一样在生产网络中蔓延。比如水泥供应滞后,施工速度会变慢,工程不能按期完工,业主原来的开盘计划或相关政策会被打乱,这是前车之鉴。在下一次招标中,业主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其认为可靠的其他施工企业...可见,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对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
2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材料供应商、建筑生产过程和物流配送过程、上下游需求信息的偏差。
2.1不确定因素之一:材料供应商。
材料供应商的绩效如何直接影响供应链的绩效。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很多,包括混凝土、钢材、砌体、木材等散装建筑材料和各种装饰材料。因此,物资供应和采购是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材料供应商都能在保修期内按时提供材料。许多因素,如机器故障、上游供应商延迟供应、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纠纷,都可能导致延迟供应。
2.2第二个不确定性:施工过程和物流配送过程。
一方面,暴雨、洪水、台风等异常天气条件,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甚至偶尔的工人闹事,都会构成不确定因素,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施工过程的可靠性是决定企业所需库存和按时完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施工过程会因材料放错地方、意外的不良地质条件、现场操作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等质量事故而暂时中断。
另一方面,受时间和空间控制的物流过程是供应链管理的瓶颈。物流是指生产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物资移动,以及物资的进出口。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材料主要是施工原材料。物流配送是指在规定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将规定数量的货物运送到规定的地点。供应链的链式结构是物流配送和运输中延迟问题的本质。在链式结构中,误差会逐级传播并被叠加放大,偏差和不确定性也会成倍增加。物流配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会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传播。比如交通事故、堵车、道路维修导致的交通改道等意外事件会延迟供货时间,延迟的累积效应会导致交货时间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交货时间,从而影响客户满意度。
2.3第三种不确定性:上下游需求信息的偏差
需求信息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不准确的市场预测。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L.L.Hau教授指出,供应链中每个节点的企业只是根据相邻节点企业的需求信息来确定自己的采购计划和库存,需求信息的偏差会沿着信息流的方向一步步放大。因此,材料供应商在供应链源头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供应链两端的需求信息整体偏离的幅度远大于两个相邻节点[2]。建筑企业涉及的领域很多,供应链相对复杂。信息通过供应链传播,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给信息流增加了一个系统误差。不断增加的误差导致信息失真和不确定性。此外,下游客户偏好的多变性会导致不规则的采购倾向,其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上游供应商市场预测的不准确都会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不确定性。
3降低不确定性对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影响的措施
供应链的网络链结构决定了不确定性的存在。下面将根据系统中各种不确定性来源的相对影响,研究如何降低甚至消除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3.1材料供应商不确定性度量
(1)保持一定的库存:有足够的库存维护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保险措施。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的传播是复杂的,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准确计算生产过程中库存的大小,所以目前建筑企业只能根据传统的方法依靠经验来确定材料的库存。这是建筑企业应对供应链中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可行方法。此外,建筑企业必须正确评估其当前库存管理的绩效。
(2)供应商的下游客户应跟踪、收集并仔细分析其上游供应商的供应延迟的一些数据,如供应的平均延迟和准确表现,以帮助确定库存。
(3)在供应商和采购方之间建立良好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使材料供应商* * *享受到总承包企业的信息,从而提高供应商的适应性,减少信息失真带来的不确定性。采购部门作为供应商和生产部门之间的纽带,要协调供应和生产的关系,尽可能选择专业的采购人员,采取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
(4)从战略角度选择合适可靠的供应商。多头采购很可能增加不确定性的可能性,所以尽量少用可靠的供应商,有利于双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质量有保证。
3.2针对施工过程和物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采取的措施
(1)从战略角度考虑减少不确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C),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或奖惩措施,使施工生产过程更加可靠。
(2)精简优化供应链,消除冗余环节,尽可能使流程合理化,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3)优化运输路线,采用便捷可靠的运输工具和路线;采用第三方物流,即将包装运输服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
(4)选择地理位置合适的供应商,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可能性。
(5)建立企业内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跟踪各种变化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并做出计划和预测。通过建立透明* * *共享的信息系统,可以在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保持准确、快速、可靠的信息交流,避免信息失真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3.3上下游需求信息偏差导致的不确定性的应对措施
(1)建立电子供应链管理,即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建筑企业、客户及相关业务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协同工作。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快速传递,供应商可以获得下一个供应商需求信息的原始来源,提高预测精度,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保证决策的可靠性,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避免需求信息的层层传递带来的信息延迟和信息偏差的累积效应带来的库存浪费。
(2)加强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硬件保障。整合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和用户,形成一体化供应链网络。比如,总承包企业与供应商、分包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组织自身生产,满足合作伙伴的生产需求。
4结论
斯坦福大学供应链管理教授Haul Lee指出:“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建筑企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供应链管理也将在建筑企业中得到深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供应链管理就是防止不确定性对增值流的负面影响,将这些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供应链中物流的正常流动。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加强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建立可靠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