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对于日本文化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樱花对于日本来说又不仅仅是一个象征,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风景、一种精神、甚至是日本所特有的文化,而即便日本的国花是菊花,但这也丝毫不损樱花对于日本人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它就是“日本”。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在狭长的日本列岛,樱花从南至北依次绽放,逐渐蔓延成整个国家的“樱浪”狂欢。
“花为樱木,人则武士”,试分析樱花为何能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
这时的日本人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选择与亲朋好友一同到樱花树下赏樱,甚至整个国家一切的政商文娱活动都围绕着小小的樱花展开,而且不光是如此,日本人也乐意将樱花作为日本文化的名片向外展示,这就不禁让人好奇,小小的樱花为何有这样的魔力能让整个国家为之着迷疯狂,甚至是将之当成是图腾信仰一般的存在?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分析下为何小小的樱花能够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
起源:樱花是丰收的重要象征
一个地区、民族甚至国家习俗的诞生与流行一定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
事实上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日本人对樱花的追捧与赏樱的习俗是随着嵯峨天皇等贵族阶层的风雅之举逐渐在整个日本社会流行起来的,但其实根据日本民俗学者多田道太郎的研究:
观赏樱花的习俗和日本古代农耕社会“大米的生产”息息相关。
“花为樱木,人则武士”,试分析樱花为何能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
正如同中国的各种节日节气都与农时有关一样,樱花花期的长短也是日本作物收成的风向标。
古时的日本列岛遍布的都是山樱,而樱花这种树木如果春季气温升的快雨水多的话,它就会很快凋谢,而这样的天气对作物来说也往往意味着歉收,但如果樱花的花期很长,则意味着当年的气候也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一个丰年也是农耕社会的古人们们可以预见到的了。
因此,古时的日本人往往会对樱花的盛开满怀期待,这最早是源于百姓对丰收的期盼,而不是贵族阶层的风雅,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京都的今宫神宫至今还有着祈愿丰收的“安乐祭”活动。
“花为樱木,人则武士”,试分析樱花为何能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
每年安乐祭的时候,当地人都会身着和服载歌载舞来祈求樱花慢点凋谢,为大家带来一个丰年,这便是日本樱花文化的起源。
发展:樱花与物哀文化无比的契合
大家都知道,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个小国寡民,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就连另一个国家的象征富士山都是座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活火山,再加上日本古代兵祸连结,因此日本人从古时起就对死亡有着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