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丁基橡胶有望国产。什么是溴丁基橡胶,为什么?
记得以前吗?自行车轮胎应该每两三天充气一次。想想你现在的车,只要三个月到六个月就能上火。记忆中的轮胎是少不了内胎的,但是现在的汽车是100%没有内胎的,一半的卡车也是少了内胎的。以前轮胎爆胎马上放气,现在能跑10公里——这些变化都是靠溴化丁基橡胶的魔力。
在汽车轮胎的内壁上,有一层溴化丁基橡胶,起着轮胎瓶塞的作用。因为它是一种不透气的物质,会堵塞轮胎。
这么多年,人类一直没能找到溴化丁基橡胶在轮胎制造中的替代品。如果他们想制造完全国产的轮胎,他们必须制造中国自己的溴化丁基橡胶。
昨天,中国化学工业学会化工新材料分会和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一个好消息:在被美国和德国垄断了66年之后,中国人也能制造出世界上最贵的合成橡胶——溴化丁基橡胶。
正是浙江大学教授陈甘棠,他的学生余祖训,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启程科技有限公司,苦心研究如何在10打破西方垄断。
最近,第一批200公斤的产品送到了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用在了全钢子午线轮胎上。这些轮胎在室内模拟,经历了654.38+万公里的耐久高速运行。结果,轮胎的主要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
这意味着汽车轮胎上的每一种原材料都可以在中国制造。
1亿美元是没有办法买技术的。
溴化丁基橡胶技术一直掌握在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手中:美国的埃克森和德国的拜耳。中国人想买技术,价格一度是1亿美元,人不为所动。
这么多年,两家公司连专利都没申请,生怕核心技术的秘密泄露在专利里。他们不需要专利来保护他们产品的市场垄断,但他们是对的。中国生产不出溴化丁基橡胶。
美国和德国控制溴化丁66年,从中赚了不少真金白银。生产一吨溴化丁基橡胶的成本不到2万元。如果卖给中国,至少要5万元,利润100%以上。
两年前,中国轮胎企业经历了剧烈的阵痛。
供应权在别人手里,他们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为借口,溴化丁基橡胶价格大幅上涨,达到最高点时涨幅超过两倍。此举扼杀了国内众多轮胎企业。
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中国化学工业学会新材料分会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每年新建汽车14万辆。试想,如果和西方国家交恶,人们停止供应溴化丁基橡胶,中国庞大的汽车工业会不会瘫痪,这关系到几千万人的饭碗。路上跑的车没轮胎换。多少人必须躺下?
为什么垄断被浙江人打破了?
最有实力的化工央企不在浙江,化工科研实力最强的研究所也不在浙江。为什么垄断最后被浙江人打破了?
年近八旬的陈甘棠在实验室找到了合成溴化丁基橡胶的方法。但是,能够生产1公斤橡胶,并不意味着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生产1吨、10吨甚至1万吨橡胶。在化学工业中,只有30%的实验室成功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
如果R&D继续下去,那将是一个大学教授力所不及的,这需要一个大型的厂房,一条庞大的生产线,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和大量的资金。
浙江启程科技有限公司对高科技很感兴趣。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懂市场,有工厂,有设备,有一大批技术骨干。技术+设备+资本,学者与企业的联姻,新的创新模式,终于让浙江人一鸣惊人。
但打破66年垄断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有几十次,而不是几百次。
打破垄断是陈教授几十年来的夙愿,永不放弃。启成公司董事长范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企业家。他是驴友,热爱户外探险。2007年,他和五名同伴攀登了珠穆朗玛峰。他说,为了实现梦想,可以用生命去冒险。为什么怕投资失败,浪费几千万?
现在中国一年需要25万吨溴化丁基橡胶,一吨5.5万,一年扔给外国人近6543.8+04亿。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梦想拥有汽车,这种橡胶的进口每年将增长65,438+05%-20%。这样,5年后,中国每年需要支付300多亿元购买溴化丁基橡胶。
溴化丁基橡胶的R&D似乎是一条致富之路:R&D总成本约2000万元,两家公司计划建设一条年产1万吨的生产线,再投入2亿元。65438+10万吨橡胶,就算便宜卖,至少也能值4亿,利润2亿多——也就是说只需要一年就能回本。
当然,654.38+10万吨的产量还只是起步阶段。产能扩张后,夺回西部企业占据的市场蛋糕,一年净利润超过654.38+1000亿元。
一个普通的汽车轮胎卖到350元,其中丁基溴橡胶的成本占1/6。国产化后,橡胶更便宜,轮胎降价是必然的。
价格下跌不是关键。一些轮胎厂为了节约成本,不使用或者使用溴化程度较低的丁基橡胶制造廉价劣质轮胎,会冲击市场。一旦溴化丁基橡胶便宜了,劣质轮胎可能会消失,开车也就没那么大的陷阱了。
已经投产了吗?。
浙江在线杭州165438+10月26日讯(通讯员李健源)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溴化丁基橡胶国内工业化生产技术在杭州取得突破。经权威机构检测,试制样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与进口同类产品质量相当。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溴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的国家。
随着高速重载汽车、子午线轮胎和无内胎轮胎的发展,丁基溴橡胶是制造无内胎轮胎不可替代的原料,是医用橡胶制品的必备原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随着汽车行业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以每年15% ~ 20%的速度递增。
这项技术是在浙江大学陈甘棠教授开发的氯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溴化丁基橡胶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据悉,去年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启程科技有限公司、陈教授组建了溴化丁基橡胶中试装置。在课题组的指导下,他们在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年产65,438+0,000吨溴化丁基橡胶中试装置,并于去年6月6日开始第一个样品的试生产。中试一期,中试已完成60批试生产,已攻克并解决。
在中试项目的第二阶段,项目组将进一步完善现有设计设施,突破制约产能的瓶颈,建成年产3000吨丁基溴橡胶的计算机控制连续生产装置,为扩产至10000吨的装置提供设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