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很好吃。我该如何治疗才能彻底去除它的毒性?

内脏、血液、皮肤、鳃等地方,毒性最大的部位在生殖系统,一个卵巢就能毒死几十个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大的非蛋白毒素之一,毒素非常稳定。有资格烹饪河豚的厨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严格的考试。学徒3年后才能做河豚。

扩展数据

体内毒素

有毒部分

河豚毒素的位置和季节的变化;河豚毒素的位置是鱼的内脏。它包括:肝脏、生殖腺、肝脏、肠胃、血液等部位,其毒性含量随不同的养殖环境和季节变化而变化。

根据长江和养殖河鲀的例子,证明各器官的毒性为:卵巢→脾脏→肝脏→血腱→眼睛→鳃耙→皮肤→睾丸→肌肉。养殖河鲀(2龄以上)的器官毒性与野生河鲀一致,但毒素含量较低。

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睾丸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的时间长了,内脏毒素溶解在体液中就能逐渐渗透到肌肉里。

它的毒素量经常随季节而变化。每年2月到5月是卵巢发育期,毒性很大。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是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大的。所以,每当春末夏初吃鲜鱼,都要特别谨慎,一定要选择新鲜的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

食用方法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自1990起不得进入市场的河豚(俗称河豚)可以合法食用。

这一“解禁令”的颁布之路并不容易。起草人说他们等了15年。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走访了一家开业四年的河豚餐厅。“合法”后,餐厅的客流量增加了两三倍。

品种许可证

《通知》指出,首先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参与《通知》起草的中国渔业协会表示,我国沿海常见的河鲀有40多种,这两种是人工养殖时间最长、药物控制养殖技术最成熟、出口和内销市场最成熟的两种。

从1993开始,农业部成立了“河豚鱼安全利用合作小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河豚鱼的毒性含量明显降低,经过无毒处理后可以安全食用。试点工作成熟后,再考虑逐步放开其他养殖河鲀品种或放宽产品市场条件。

养殖的河豚鱼应由有资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新鲜的河豚不能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加工企业的加工。

由于河豚鱼产品可能含有毒性的特殊原因,为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应对加工企业实行备案制。它的审查和备案条件非常严格:必须有自己的养殖河鲀的鱼源基地,以供农业部备案。

要有加工生产河鲀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专业辨别河鲀品种的能力,熟练掌握河鲀的安全加工技术;还要建立完整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健康管理体系。

所以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养殖加工河鲀的,必须通过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品加工营销协会组织的专家审查,并在农业部备案公示,才能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