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造不出笔球吗?圆珠笔是怎么来的?

中国仍然没有能力生产模具钢,包括圆珠笔,仍然需要进口。这就需要结构调整。

圆珠笔是怎么来的?

很久以前,东方人使用毛笔和砚台,而西方人使用各种蘸笔,这两种笔都不适合旅行。后来出现了吸水笔,但是这种书写工具容易漏水,容易受天气影响,需要经常灌墨,让经常出门的记者特别不方便。

圆珠笔的雏形出现在19年底的欧洲。1888 10年10月30日,一位名叫约翰·洛德的美国记者获得了圆珠笔的第一项专利。他用一个球作为笔尖的笔命名,但没有商业化。后来,英国和德国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设计,但由于性能不佳,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直到1943年6月,另一位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为他的圆珠笔申请了欧洲专利。他用类似报纸墨水的快干墨水代替传统墨水。为了避免粘稠墨水的堵塞,比罗在墨水管顶端安装了一个可旋转的小金属球作为笔帽,防止墨水变干,控制墨水流出速度。

后来,英国政府购买了Biro圆珠笔的专利使用权,装备给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告别了笔,再也不用担心低压飞行后被墨水覆盖。二战期间,Biro圆珠笔因其坚固性和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在军队中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