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私有云存储

虚拟化技术仍然在企业私有云IT基础架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效率,越来越多的生产环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以虚拟机为中心的架构,转变为以容器和微服务为中心的云原生架构。在这个过程中,存储如何有效支持各种云主机应用和微服务应用,对企业私有云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面临的问题

存储设施分七国八系,硬件锁定缺乏灵活性。

各种各样的云平台有不同的存储需求。块/文件/对象存储对应不同类型的应用,对外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一个存储设备无法满足多种类型云平台的存储需求,传统存储无法满足云时代大规模云平台对在线灵活存储扩展的需求。在可维护性方面,面临硬件架构绑定、运维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随着存储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而进一步放大。

业务排班变化频繁,资源无法共享。

随着虚拟机的开发和测试以及企业私有云平台上容器和微服务平台的推出,大型企业中应用的快速迭代和频繁发布对存储系统的支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同业务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中,数据移动性差,不仅导致存储空间和性能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难以统一数据容灾方案。

开源产品难以维护,无法在企业层面实现商业化。

基于开源虚拟化技术的云平台,比如OpenStack,为很多客户提供了快速搭建私有云基础设施的能力,但是存储部分就不一样了。虽然Ceph等开源存储系统可以小规模部署试用,但大规模商用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与硬件和企业应用的生态融合程度不高,严重依赖人工开发和运营,在性能和服务质量上无法满足核心业务的需求。

山彦私有云存储解决方案

山彦私有云存储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山彦统一存储平台(USP)的云适配和开放优势,支持各种复杂的应用负载,可以灵活支持虚拟化平台和私有云的云平台,如VMware、Citrix、OpenStack,以及所有通过Kubernetes软件一致性认证的容器云平台,如Rancher、Openshift、Kubernetes。

通过山彦的统一存储平台,用户可以快速构建兼容所有主流虚拟化平台和容器微服务平台的统一存储资源池。面对各种虚拟机和微服务需求,池化存储平台为大规模云环境提供可靠的存储基础架构支持,帮助用户从繁杂的基础架构运维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加关注运行在私有云上的业务本身。

顾客价值

资源整合,链接企业信息孤岛

单一资源池为块、文件和对象提供多种存储服务,支持虚拟化平台和数据库应用;存储资源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强,数据跨云平台在线迁移,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在线调整存储卷的QoS等级和性能优先级,根据企业资源和业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

开放兼容,适应多种私有云平台。

通过VMware VAAI和Citrix Ready认证,I/O性能针对主流虚拟化平台进行了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虚拟机访问的性能。通过OpenStack Cinder认证,可以提供块和对象存储基础设施支持以及容器平台的CSI接口认证,为Kubernetes生态容器应用提供块和文件存储服务。

智能管理解决大规模运维问题

引导式安装部署和自助扩展配置大大提高易用性和可维护性,通过管理自动化降低运维成本;针对大规模集群优化的可靠性管理,硬盘软错误检测修复专利技术,节省用户硬件投入。存储透视图的管理功能,直观展示主机、容器、存储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性能监控,帮助管理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