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辞去公务员,养了8亿只蟑螂,每天喂50吨“大米”。现在发生了什么?
当代年轻人对渣滓的分类认识非常单薄,不明白干渣滓和湿渣滓的区别,更不知道如何分辨一个奶茶杯是什么样的渣滓。以前人们都是把垃圾随意扔进海里,然后把袋子扎紧扔进垃圾箱,等着环保阿姨叔叔用环保车运走处理。这些渣土运到渣土场后,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焚烧和填埋处置,所以其中很多有效资源无法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人们逐渐意识到需要做出改变,于是有了糟粕分类的推行,大妈们热情地向人们宣传糟粕分类的知识,所以现在人们扔掉糟粕的时候还是需要开动脑筋停止分类。实施渣滓分类后,城市中的渣滓变得统一,渣滓分类的达标率逐渐提高,人们可以有效地回收那些“被丢弃”的能源。
渣土的处置方式有上千种,但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对人类和生存环境有利的处置方式。渣滓分类只是其中之一,“吃渣滓”也是渣滓的一种处置方式。当然不能给人吃,而是一种消化渣滓的小动物——蟑螂。
是李找到了这条路。他辞去公务员,回家创业。他用餐厨垃圾喂了8亿只蟑螂,平时年收入超过100亿。
我们经常可以在家里堆放杂物的角落发现成群的蟑螂。渣渣里经常出现蟑螂。为了卫生起见,我们往往会选择把它们拍死或者赶走。
然而,蟑螂萧蔷的名字并不是虚的。他们自称顽强,打不死。即使喷了驱虫剂,它们还是会回来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平时不太关注蟑螂,但李发现了它的商机。
李在从事过很多工作,如公务员、销售和废品回收等。,可以说是很有见识了。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也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李后来在一家医药企业担任经理,收入稳定,家庭幸福。人生很圆满,但没有人愿意屈服于平凡。当机会来临时,每个人都想成为一名战士。
当他下班回家吃晚饭时,发现女儿正在看一部关于蟑螂的动画电影。当时他就纳闷了:蟑螂有什么稀罕的?大家都讨厌生活在渣滓里的小虫子。你为什么看这样的动画片?
他问女儿,女儿说:蟑螂是人人讨厌的害虫,却被誉为“完美的生物”。它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昆虫。
李从这次谈话中嗅到了蟑螂的商机。他上网查询蟑螂的介绍。果然,蟑螂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们是破坏人类家庭的害虫,但却极其重要。
发现蟑螂的商机后,李决定创业。第一个商业基地是我们家的厕所。他准备了五个大玻璃罐,里面养着蟑螂,玻璃罐是密封的。
在得知章丘每天产生40吨餐厨垃圾后,他不禁设想,如果将餐厨垃圾用来喂蟑螂,不仅可以无害化处理垃圾,还可以对环境无害化。
分离事实后,他开始只用厨余垃圾喂养蟑螂,观察它们对垃圾的消化情况,并讨论如何繁殖更多的蟑螂。结果他发现蟑螂消化厨余垃圾的能力非常强,能消化的垃圾比自己还多。
李决定扩大农场和养殖队伍,于是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积累的50万元。为了专心养殖蟑螂,他还辞去了公务员工作,专心经营农场。
为了养蟑螂辞去了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假设他是个普通人,估计他家里人也不会同意。而是认为自己瞎混,无知,会有滋生蟑螂的出路。
多亏了家人的支持,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蟑螂大军的范围扩大到了8亿,这些蟑螂的消化能力之完备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两年后,这家蟑螂养殖厂已经发展成为章丘最大的“渣滓胃”,一天能处理50吨餐厨垃圾,比章丘原来40吨餐厨垃圾的消耗速度还快。也就是说,这个工厂的消化量可以达到当地零日耗餐厨垃圾的水平。
由于蟑螂的生命周期在一个月左右,为了保证蟑螂的质量,李对蟑螂工厂的设置进行了改革,在周围增设了养鸡场、养鸭场、菜地和护城河。
养鸡场是为了消化蟑螂产生的热量,护城河是为了防止蟑螂逃跑。里面的鱼可以及时吃掉逃跑的蟑螂,避免进入人们的生活区。
蟑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起初,李用蟑螂喂鸡。他对比用等量鸡饲料饲养的鸡的体重,发现用蟑螂喂养的鸡越来越肥。于是李开始把蟑螂应用到鸡饲料的食用上。事实证明,李的行为是正确的,这项专利给他带来了好处。
后来,李用蟑螂开了一条蛋白蟑螂消费线,成了中国蛋白消费大户。
由上可知,李不仅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养殖蟑螂,还可以将蟑螂喂给鸡鸭,食用蟑螂蛋白,其中年收入可谓丰厚。现在,李的年收入超过100亿,他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他最初的目标。
李兴旺的关键在于蟑螂。蟑螂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为什么他能发现这个商机并加以利用,而我们却不能?
其实并不是我们不行,而是李敏锐地发现了蟑螂的应用价值,并抓住机会去追求它。假设我们发现了蟑螂,我们能像李一样有决心和勇气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吗?我们可以像他一样专心养蟑螂。
但李在机遇面前并没有放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时进行实验和创新,从漫画联想到用蟑螂消化渣滓,再从单纯用蟑螂消化渣滓到后来的养鸡、养鸭、养鱼、消费蛋白质,都是靠他大胆的科学探讨和认真的讨论态度“创造”出来的。机会总会到来,人的行动和态度决定了是否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