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量子通信概念股有哪些?

2023年量子通信概念股有哪些?

未来,随着量子通信产业的发展,我国量子通信产业的服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以下是边肖收集的量子通信概念股。欢迎阅读分享。我希望你会喜欢它们。

量子通信概念股有哪些

1,三力士:公司成立山西三力士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推进山西量子通信安全网络建设。目前公司股价严重超跌,有望获得超跌反弹机会。

2.浙江东方:公司下属子公司深耕量子通信产业,有望通过参股科大国盾、神州量子等龙头公司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此外,公司持有的原始股,如国茂东方资本、海康威视、永安期货等,拥有巨额收入,为公司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公司发行量大,短期涨幅有限。

3.乐凯科技:公司在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的“大通信”布局成效初显,定增654.38+0.75亿元投资数据链通信、量子通信和警用民用智能终端,转型为高端通信设备制造商。公司基本面优秀,深受机构喜爱,有望保持白马股稳步上行趋势。

量子通信材料股票列表

蓝盾股份:公司正在推进量子密码实验室项目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应用。

科达大创:公司投资郭毅量子,拥有量子传感器等技术和产品。

国盾量子:建设一体化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系统提供软硬件产品。

飞立新:拓宽量子技术极大地让网络安全在传输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光库技术:公司用于量子通信的时间相关双光子源小批量销售。

乐凯科技:公司已确认军工通信公司获得量子通信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

浙江东方:长三角地区领先的量子通信公司之一,率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傅晶科技:公司主营晶体材料和激光晶体材料,领域是量子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产业环节。

三力士(Sanlux):由量子技术应用服务提供商开发的无条件安全的数据加密系统。

迪普科技:公司是国家重大项目安全产品的首家提供商,如量子通信光纤链路。

盛阳科技:目前相关合作正在有序推进。18年6月,11,1亿元的量子通信基金成立。

神州信息:量子通信行业领先的技术服务商,为量子保密通信关键技术在全球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苏州科大: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首批会员之一。

天海防务:量子工程领域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平台

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针对会议的相关内容,E公司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量子在国盾的相关人士。对方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成果走在世界前列。围绕建设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愿景,中国技术团队按照‘三步走’战略,逐步开展了一系列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部署测试和产业应用示范:基于现有光纤的城域网、基于可信中继的城际网和基于卫星中继的洲际网。

该人士认为,‘三步走’战略的实现,标志着我国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化的技术储备基本完成。目前,中国的量子通信产业化已经领先于世界,并初步形成了探索性的产业链。

对于行业未来的走向,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提高量子科技理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积极吸引企业参与量子科技发展,引导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要加强量子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量子科技领域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我国科技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能力。

最后对方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任重道远,团队现在正在努力推进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加强与现有电信网络和现代信息安全体系的融合,不断加快市场拓展和商业应用,促进产业发展。

量子通信的三大龙头股是什么?

中科曙光最新股价41.58元,总市值5465438+3900万元;中科曙光联合量子网络发布全球首款基于量子通信的云安全一体化QC服务器。

2.中天科技最新股价11.08元,总市值339.73亿元。第一条广域光纤量子保密通信国际干线,将保证通信安全,不被窃听。量子通信将为解决高速传输、计算、保密等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光纤等通信设备龙头股有望从中受益。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缆品种最全的专业企业之一,特种光缆(电力电缆、海底电缆)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40%。其中ADS和OPGW是国内第一批通过国家鉴定的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ADS占比超过50%),海外市场占有率接近8%(已批量出口欧盟、东南亚等地);SOFC被誉为“光缆之王”,拥有世界级的技术实力。

3.浙江东方最新股价6.89元,总市值153438+0亿元。参股华伦量子和科大国盾量子(688027)和股吧,直接受益于量子通信产业的发展,有望成为未来量子通信的资本化平台。是浙江省首家量子通信产业平台,双方已建立固网建设运营业务,主要从事浙江省量子保密通信;神舟量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承包商的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

量子通信产业的发展困境:

(1)底层技术很难突破。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单个量子级别操纵和处理微观物理对象。高效的单光子探测、高精度的物理信号处理、高信噪比的信息调制、保留和提取是量子密钥分发能力进一步突破的障碍。光电子集成、深度制冷集成、高速高精度ASIC等技术是量子保密通信设备向小型化、高可靠性、低成本发展方向必须迈过的“门槛”。这些底层技术的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微纳加工集成的支撑,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不确定性,同时也面临着高投入、高风险、国际技术竞争和技术约束的不利局面。

(2)产业链建设能力有限

量子保密通信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技术,产学研结合支持不够,企业对量子保密通信底层核心技术的研究参与不够。部分核心零部件国内供应能力仍不足,尤其是高性能零部件选用较少;掌握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少,供应能力有限;产品和应用缺乏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这些产业链环节的建设和培育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积累,包括量子保密通信产业上下游团队的成长、与现有电信网络的融合以及产品体系的丰富。

(3)市场生态的培育处于初级阶段。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目前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神秘性”,有安全需求的行业用户对应用量子保密通信的方法和保障程度还缺乏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行业标准、资质、评价、认证等体系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亟待建设。与计算机、互联网等行业的早期发展类似,量子保密通信需要时间,通过应用、推广、认证、监管形成市场互动,推动行业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