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的学术研究
2011-2015 65438+2月,学校承担科技项目5126项,获得科技奖励23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44项;获得国家专利1050项,其中发明专利814项;三大搜索收集的论文***14644。
自1995以来,学校科技经费已过亿元,且连年上升。从65438到0999,东北大学全口径科研投入2.04亿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2000年达到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654.38+0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两倍。2002年科研总支出3.28亿元,人均支出22.69万元。
2014年,学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2亿元,科技产业综合指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截至2015、12年底,学校已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有科技部国家东北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民政部城乡社区研究所等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平台级科研平台名称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建设材料电磁工艺研究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EPM)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磁冶金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计算机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自动化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钢铁* * *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分中心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内最早)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技术转移研究、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的各向异性和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图像计算;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部金属矿山的安全开采:多金属* * * 原矿生态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动力设备振动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种钢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冶金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过程工业数字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色冶金过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材料与研究中心网上合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安全评价中心、国家环保部过滤介质测试研究中心、辽宁省材料各向异性设计与织构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冶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冶金资源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实验室辽宁省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制造系统与物流优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数字装备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的馆藏资源截至2013 1.7,东北大学图书馆的纸质藏书263万册, 外文期刊367种,中文期刊2048种,已初步形成以理工、矿冶为特色,涵盖材料、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工程、社会科学等学科的馆藏体系。 近十年来,图书馆加大了文献资源的结构调整,购置了SCI、IEL、爱思唯尔、Ei Village、Springer Link、CNKI、Superstar、万方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是由东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每期15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Ei Compendex核心期刊。本刊发表的论文或摘要被7个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15个国内著名数据库或检索刊物收录。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东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99,双月刊,每期112页。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百强期刊,中国RCCSE核心学术期刊,被剑桥科学文摘(CSA)、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根据201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度报告(人文社科)》数据,2010社科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52,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673种)中排名第22位。期刊影响因子为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