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水中绣好不好学?

章丘市秀水中学是明水街道办事处的中心中学,创建于1987。学校位于桃花山路3号,百脉泉旁。占地面积1996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10平方米。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408人,教职工122人。学历合格率97%,本科及以上学历70%。有1实验楼,功能教室齐全,理、化、生物实验仪器及声、体、美设备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加快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标准化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学校、文明单位、济南市标准化学校、济南市绿色学校。山东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章丘市首批标准化学校、交通示范学校、“三个五年”普法先进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章丘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一是德育为先,五育并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作用,营造处处育人的浓厚氛围。全体教师整合各类德育资源,把握中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开展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教育活动,开展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演讲比赛,举办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讨会,全体师生提高了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学校与公安、交警大队、环保局等单位建立了* * *关系,聘请相关单位领导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利用校报、致学生家长信、家长会、与家长签订教育协议等形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情况,宣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努力,规范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构建青年学生“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新格局。(二)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先后开发了校本课程《我们的校园》、《绣中央语文》。《我们的校园》包括章丘文化、学航海、校园文化、学求知、学做事、学做人、学做智能书包八个内容。《绣中央语》是一本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刊物,共分六章十八节,包括德育在线、多彩校园、导师花园、心中远航、成长历程、内心世界。《刺绣中心语》的出版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体现了地方人文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突出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重点是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学校通过绣校报发放研究性学习资料,对学生进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学校26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一年来,今天在章丘发布了10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生活经验。二、转变观念,规范管理,走教学改革与研究之路(1)更新教育观念,从事教育研究。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尽快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充分利用“空中英才学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周六全天组织教师观看上海市建平中学教育专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报告。周一至周五,组织教师按学科观看来自上海的典型教学案例视频。学校先后派出50多名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邀请国家“和谐教学法”创始人王敏勤教授进行和谐教学专题讲座;山东省青少年研究会会长张华教授作了关于学生心理教育的专题报告。山东教育学院王伟教授作了“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讲座。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和听专家讲座,进一步实施了教师“充电”和“换脑”工程,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的责任感。学校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自主形成了“三板递进民主化”教学模式,被评为济南市十大教学模式,受到中国语文协会和中央教育学院的高度重视。2004年3月13日,中国语言学会秘书长顾志川教授、中央教育学院博士、暨南大学教研室先生等六人来我院进行课题研究,充分肯定了我院课题研究的成果,顾教授亲笔挥毫“守正创新”四个大字鞭策鼓励。以国家十五科研项目“综合实践课程实验与研究”为重点,以学校独创的“三板递进民主化”教学模式为主线,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2项,形成了小组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浓厚氛围,教师素质全面提升。两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60余篇,其中6篇在国家级刊物头条发表。目前,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课程1人,济南市拔尖人才和名师1人,济南教研室学科中心组成员6人,济南市教学专家2人,济南市优秀课程10人,章丘市学科带头人8人,教学专家和标准制定者17人。(2)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研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为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标准,以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其特点是师生互动、良性互动、* * *发展,从而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师也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思维中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和教学生。当我们走进课堂,可以看到师生之间的心更近了,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增加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成长。逐步改变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你讲我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有更多生动活泼的讨论,生动活泼的游戏和比赛,精心的操作和讨论,各种形式的探索。学校制定并实施了《秀水中学教师岗位评价方案》、《教师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常规制度》、《评课制度》、《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从教育教学理念、常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改革、师生关系和谐等方面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从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内在活力,使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建立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从思想品德、文化智力、心理健康、美育、身体素质四大项20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应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改变以往只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优劣的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及相应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守纪律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第三,发挥学生的强大智慧,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的强智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小河”文学社的成立学校成立了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小河”文学社。文学社成员全部由学生自行注册,社长和编辑由社内成员选举产生。“小河”文学社成为学生们施展才华、发挥强大智慧的平台。仅去年一年,“小河”文学社就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习作50余篇,学生习作集《晴雨天》和《零琼碎玉集》两本由学生整理出版,受到《山东教育导报》主编吴三元教授的好评。学校被山东教育导报聘为小记者站,20名学生被聘为特约记者。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每个活动小组都有计划、时间和内容。教师进行长期跟踪培训,指导办公室负责每个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的开展为有特长的学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载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近三年来,我校有300多名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美术、书法、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3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我校学生张继平发明的音乐健身剑、李正茂发明的拉线双向开关、强方舟发明的钩钉,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学校运动队连续三年在章丘市中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冠军;在章丘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学校男篮已经三连冠,女篮四连冠。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奋起直追。弘扬章丘“充满激情、崇尚务实、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让秀水中学的品牌更加响亮,让高素质的一流人才源源不断地从绣品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