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笔下的人物生活

周波先生,1945年8月8日出生于山东烟台。从小跟着国乐社的魏大华学长笛。1960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师从韩育才先生。1964年,我跟随杨立中老师学习,60年代末,我多次接触长笛大师陆春龄和赵松庭,受益匪浅。1980年从地方歌舞团调入沈阳音乐学院任教。

他所教的学生姜宁,2001年获辽宁省首届“妙福杯”民乐比赛一等奖,台湾省第二届海内外长笛比赛一等奖。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乐器演奏比赛”中,学生邵美伟获得长笛少年专业组第二名。特别是由周波老师创新、完善、实现的双吐调音循环演奏技法的运用,在京引起强烈反响。著名的长笛演奏大师刘森说:“这项特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奇迹。我学了一辈子笛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高超的演奏。”。

2005年,、常以伟、刘、魏子东进入少年专业组决赛,占决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007年第一届“松汀杯”比赛,魏子东、常怡伟分别获得青年专业组第一名、第二名;

2007年CCTV中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魏子东、楚博获得优秀演奏奖;

2008年由中央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政府文化艺术奖”张莹莹获得青少年长笛专业A组第一名;多吉王堆获得少年专业组铜奖;

2009年,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竹笛邀请赛中,严旭获得专业少年甲组银奖;高博、楚天傲获得少年组铜奖;

2009年,在第二届CCTV中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张莹莹获得青年组第二名(银奖),多吉王堆获得青年组第二名(银奖)。

在2012 CCTV全国器乐电视大赛中,严旭获得最佳电视风格奖和专业团体表演银奖;熊晓涵获得非专业组冠军,非专业组表演金奖。

孙京平,教授,现任辽宁省歌舞团常务副团长,辽宁民族乐团团长,音乐总监,国家一级演员。

周先后为香港艺声唱片公司和辽宁北国音像学会录制了20多盘磁带。1995年、1999年两次赴台湾省演出讲学。

经过周波先生20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明的“调频竹笛”通过调整吹孔的位置,解决了吹孔位置的圆润,在不改变竹笛内径的情况下,解决了频率的微调或大变,不影响音程与八度的关系,适合演奏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填补了长笛领域解决音准问题的空白。(已申请国家专利)

1993创建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群体,任音乐总监。曾出访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和学校赢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