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文件]控制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污染控制技术论文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新技术
摘要: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越来越精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也日益增多。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舒适度。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身心健康,必须控制空气污染。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污染控制技术。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一、膜分离纯化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经济、节能的新技术。用于气体分离的膜主要包括有机聚合物膜和无机膜。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用这种技术分离,效果非常明显。基本方法是在过滤器的多孔填料表面覆盖一层生物膜。当废气流经填充床时,污染物通过扩散过程转移到生物膜上,与膜中的微生物接触产生生化反应,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O。
二、化学污染防治技术
以结晶锐钛矿型纳米TiO2活性物质为基础,结合光敏化、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掺杂、金属氧化物复合、贵金属负载、表面改性等多种手段,采用纳米溶胶合成技术制备,突破了以往限制催化材料应用的两大技术难题:激发带窄、纳米粒子易团聚[1]。
该技术通过高密度成膜技术雾化活化,在墙面、家具、地板等表面形成一层无毒、附着力强的纳米催化层。,能分解有害气体,释放氧负离子,作用时间长,超亲水,抗污染,无二次污染。
三、益生菌加生物酶技术
益生菌加生物酶技术采用独特?益生菌+生物酶?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对捕食性强的生物菌进行诱导驯化,使其成为* * *生、* *代谢或辅助代谢的益生菌群。益生菌和生物酶的有机结合,具有杀灭甲醛、氨、苯、TVOC等有害物质的机理,并利用其独特的催化功能,非常迅速地破坏有机物的分子链,使甲醛等有害物质中的C、N、S等元素从其分子链中分离出来,从而净化空气。
第四,用户认证的新技术
本文以益生菌+生物酶技术为例,通过对用户室内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测,验证益生菌+生物酶技术的实用性。
1.检测时间、点数和位置的确定
1.1检测时间:根据GB50325-2010的要求,检测甲醛、氨、苯、TVOC时,检测前应关闭所有门窗1h。
1.2点数量:室内采样点数量根据房间面积设置,小于50m2的房间设置1点;50 m2 ~ 100 m2设置两个点;100 m2 ~ 500 m2设置不少于3点;500 m2 ~ 1000 m2设置不少于5点;1000m2~3000m2 ~ 3000m2至少6个点。
1.3点位: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管道和通风口。对角线、斜线、梅花形应均匀分布,取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值。
2.样品测试
2.1苯的检测
采样方法: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并与空气采样器的进气口垂直连接,以0.5L/min的速度采集10L空气,记录采样时间、流量、温度和气压。样品可以保存5天。
样品分析:制作标准曲线,然后将样品吸附管置于热解吸直接进样装置中,在300℃ ~ 350℃解吸,然后将解吸气体输入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使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同时,空白样品应进行气相色谱分析[2]。
2.2甲醛的检测
采样步骤:用装有5mL酚试剂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速采集气体,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气压。样品可以保存24小时。
样品分析:先做标准曲线,然后将样品溶液转移到带塞的比色管中,用少量水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10mL,然后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同时,应测定空白样品。
2.3氨的取样和检测
取样步骤:用装有10mL稀硫酸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速收集5L气体,记录取样点的温度和气压。样品可以保存24小时。
样品分析:先制作标准曲线,然后将样品溶液转移到带塞的比色管中,用少量水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10mL,然后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同时,应测定空白样品。
样品分析:将吸附管置于热解吸直接进样装置中,在280℃ ~ 300℃解吸;同时,将解吸后的样品用高纯氮气吹入100mL注射器,然后用小注射器将1mL气体样品泵入气相色谱仪的气化室中,按10: 1的比例将样品分入小口径毛细管柱中,然后在柱箱中通过50℃ ~ 250℃的程序升温使不同组分分离[3]。
3.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前分析了这户的污染情况,基本没有突出的污染源。最终的污染结果是室内污染源的叠加。利用益生菌和生物酶技术检测居民室内环境污染,可以检验这种技术的真实效果。测试结果如下:
表1处理前后的检测效果单位:mg/m3
检验项目I类民用建筑标准处理前后的检验标准
甲醛0.52 0.021 GB 50325-2010?0.08
氨0.8 0.01?0.20
苯0.05 0.00?0.09
TVOC 1.62 0.348?0.50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理前甲醛、氨、TVOC三项污染物超标。经过益生菌和生物酶技术处理后,甲醛、氨和TVOC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可见该处理技术效果明显。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总之,室内空气污染复杂,单一的空气净化技术很难彻底净化。目前,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利用光触媒催化氧化还原、低温等离子体、生物净化、负离子技术和绿色植物净化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污染,将室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资料:
【1】黄伟,庐隐。室内空气污染调查[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16 (1): 87-90。
曹培森,王玉宝,乔安清。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纳米材料和结构,2008,3 (24): 143-150。
点击下一页了解详情> & gt& gt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