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出园
出园是潮汕人举行的告别子女童年的成人礼。15岁男女的家庭,要在农历七月初七准备三种水果送别公婆,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出园了,不再是整天在园里玩耍的孩子。
出园那天,孩子要穿上红色的中式胸衣和桃木鞋,表示他们长大了,受到神灵的保佑,一生平安。
将三种果晶合在一起,分成四块或八块或十二块,放在俗称的“塑料笤帚”(晾晒用的竹簸箕)上,请出公婆的神炉。从园中出来的儿女,必跪拜,永不再拜。出园的孩子要穿红皮鞋吃鸡头,所有的食物都要吃一点。而且是第一个上桌吃饭的。
家长们收集了65,438+02种不同的花,并在水中给孩子洗澡。母亲们用自己缝制的新腰袋给孩子系上。一般口袋里都是12的龙眼和2枚顺治铜钱。
男人出园,祭品里要有公鸡,女人用母鸡,要请亲戚吃酒菜。
扩展数据:
离园仪式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
一、出园祭祀的准备。三畜、水果、红圆、红烛、龙香、银锭、香茶、美酒、“塑料扫帚”(一种圆形竹畚箕)等做成偶数件,或两对、四对、或六八对;
第二,准备好出园的沐浴用品。这一天,母亲会给孩子准备新衣服,拿6对鲜花心或12对(曹宪、红花、状元竹、八宝花、无花果枝、桃枝等。)给他们洗澡,有的地方她还会拿五种种子(桂圆干、酒饼、春油菜籽、绿豆籽、早稻)放进去八个铜钱。?
出园的牵手过程有很多细节。上述儿童沐浴用品全部放入“塑料扫”中。在孩子准备洗澡的时候,把花心放入水中,让孩子浸泡,预示着彻底的蜕变。洗完澡,孩子们穿上妈妈准备的红色肚兜(俗称换胃,意思是换衣服),换上新衣服,穿上红色木屐。
接着是公婆的祭拜,母亲把放在床下的公婆灶请了出来,放在塑料袋里。孩子向公婆鞠躬,母亲祈祷。一般她都是感谢公婆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答应奶奶孩子会是个好人,一切都会体面。
百度百科-走出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