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识中国科技大学的吴奇教授吗?
吴琦:博士,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化学物理专业毕业。1987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师从朱彭年教授),并继续在该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5月。1989-1992德国巴斯夫,在洪堡(AvH)做了一年的客座研究员,之后是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任。1992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995起受聘于母校化学物理系任教授。
吴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分子胶体和溶液中有关物理化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下,在科大建立了高分子胶体与溶液实验室,开展高分子物理和胶体化学研究。已经为HKUST培养了三名博士生,目前有六名博士生正在学习。两名博士生先后获得“求是”优秀研究生奖。2001年第一位博士生毕业时,其博士论文获得当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吴奇教授被授予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吴奇教授获得第一届郭沫若奖学金1982;1989获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1996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7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特邀报告奖,入选美国物理学会Fellow;2001获香港秋茶基金会杰出研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吴奇教授是安徽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客座或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他还是《聚合物杂志》、《化学物理和应用化学杂志》以及《聚合物》、《大分子》和《朗缪尔》等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到目前为止,已有260多篇论文(包括94篇大分子)在《JACS》、《化学研究报告》、《高分子科学进展》和《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被邀请在65次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包括两次著名的美国“戈登”学术会议和一次美国物理学年会)。他获得了三项发明专利和两项技术改造。研究的细节可以从相关网站获得:http://chiwu.chem.cuhk.edu.hk。
我能做的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