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通信产业现状

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表现为时效性高、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所需信噪比低。

在政策方面,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量子通信的发展。2021实施的“十五”计划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将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半导体一起列为重点研发对象。

在技术方面,中国拥有3000多项量子通信专利,领先于美国。随着国家逐步完善量子科技领域的顶层设计,加强技术支撑,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推动者。

量子通信比传统通信有明显的优势。

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表现为时效性高、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所需信噪比低。量子通信线路延迟几乎为零,信息传输速度快,过程无障碍;量子通信中的信息传输与双方通信介质无关,不受空间环境影响,抗干扰性能好;

因为量子不可克隆,所以成为量子密钥的基础,量子密码安全性高,一般无法破解。与传统通信手段相比,同等条件下,量子通信技术获得可靠通信所需的信噪比低30-40dB。

“十四五”计划推动了量子通信的发展。

中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量子通信的发展。2021实施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将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半导体列为重点研发对象。

“十五”期间,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布局,在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和产业转型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规划未来产业布局。我国将建成天地一体化的完整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体系,率先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政务、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021 3月15-3月21通信板块中,仅量子通信上涨3.1%,其他如移动互联网、卫星通信导航、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均下跌。可以看出,通信板块业绩有所下滑,但量子通信的业绩最好,可见量子通信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量子通信专利数量超过3000件,领先美国。

2013“斯诺登事件”后,我国大力发展量子通信和关键技术。2016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数千公里范围内获得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纠缠分发等多项国际领先的科学成果。

2020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量子互联网的计划;中国也在建设量子通信系统,中科大宣布成功建立跨越4600公里的量子通信网络。

据日本信息分析机构VALUENEX统计,中国在光量子开关等硬件相关专利方面优势明显:华为拥有100项专利,位居全球第二;北京邮电大学拥有84项专利,排名第四。

在软件方面,中国也有很强的实力。中国建成了连接北京和上海的量子通信网络,在设备开发和应用方面积累了知识和经验。中国拥有3000多项量子通信专利,遥遥领先于美国。

量子通信正在向量子互联网发展。

量子通信技术是未来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出现,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已将信息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加速发展,在相关研究经费、专利申请布局、应用探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发展条件。随着国家逐步完善量子科技领域的顶层设计,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推动者。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